“一岁不到”成果不少 探访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

2021-08-16 07:16:24 来源:上观 选稿:朱燕亮
编者按 战胜疫情,离不开科技支撑。纵观人类历史,每次与疾病的较量,最有力的武器便是科学技术。今起,本报记者采访上海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厂家等,挖掘上海精准防控中的科技力量,让更多市民认识这座城市守护公共卫生安全的幕后英雄。


去年抗疫时分,上海在全国率先落地“公共卫生20条”,当年11月,上海市政府和复旦大学共同建设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并委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日常管理。

精准的上海疫情防控背后,离不开这个新成立的机构。从首株新冠病毒分离、流调溯源病例、测评疫苗接种效力……诸多防控措施源于科技、长于科技。

这个研究院是做什么的?疫情期间被上海市民亲切称为“疾控女侠”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教授出任院长,她告诉记者,“这一新成立的机构,重点工作就是整合上海科技力量助力疫情防控,将上海优势单位协同起来,形成环环相连的科技攻关链,发挥整体优势,提升人民健康水平,保障城市公共卫生安全。”

体制创新,多方科技力量捏成拳头

科技助力上海建设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体系最健全的城市之一,这一目标已写入去年落地的“公共卫生20条”。研究院就是在20条落地后应运而生的。

位于东安路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东院区,绿茵茵草坪隔壁坐落复星楼,此地便是研究院所在。日常管理研究院的上海医学院,本就拥有全国最顶尖的病毒学研究团队—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健委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复旦大学P3实验室,去年抗疫之初,上海医学院该团队携手上海市疾控中心,仅用3天时间便成功分离上海首株新冠病毒。

多方科技力量捏成拳头,这是体制创新带来的活力。诞生不到一年的研究院,探索试点“不定行政级别、享有一定自主权”的新型科研单位运行管理机制,已整合多方资源,统筹各方面科研力量,提高体系化对抗能力和水平。

成立之初,研究院便定下五个核心任务:构建“全链式”科研平台;建立一支国际一流、长期从事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的研究队伍;形成科研联合攻关新模式;建设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构建直通国内外开放的合作体系。

边建边研,为防控决策提供大量依据

防控疫情期间“临危受命”,研究院的价值体现和作用发挥,并非等到建成才凸显,“边建边研”成为其最主要特点。一大批国内外顶尖病毒研究专家汇集于此,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疫情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

冷链运输防控措施,便是来自团队的研究成果。据副院长谢幼华教授介绍:研究院直属的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和P3实验室研究团队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BSL-3)研究了新冠病毒在不同温度、环境条件下的存活情况。结果发现:新冠病毒在4℃和-20℃下均可长时间维持感染性,这为冷链运输中防控新冠感染提供了实验证据,更为环境、实验室消杀及个人防护提供指导。

在今年1月初的疫情处置中,这一科学证据有力地支撑了快速处置,缩小了高危人群界定的范围,服务于上海的精准疫情防控。

针对疫苗的效力,研究团队同样瞄准方向持续创新。建立起稳定的新冠病毒感染模型(利用细胞模型、动物模型),持续开展抗新冠候选药物、抗体的筛选工作,同时对疫苗免疫效果进行评价。数据显示:迄今已有2种有效药物、1种疫苗进入后续成果转化。

针对变异毒株,研究团队还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提供的临床样本中,分离出4株变异新冠病毒,这为监控输入性变异毒株提供了实验证据。目前,研究团队正与市疾控中心和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联合进行德尔塔毒株分离、评估药物是否有效;近期还针对拉姆达毒株,开展大量广谱综合抗体筛选。

科技赋能,是疫情常态化控制的必由之路。吴凡表示,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社会大局稳定的重大风险挑战。研究院整合信息化技术、AI和大数据应用,为病原学基础研究、药物和治疗方法、监测预警技术等提供更多手段,大大加快了疫苗的研发、转化、应用和评估。

科技利器,赋能保障城市公卫安全

不久前的东京奥运会上,保障我国奥运健儿“零感染”的科技利器,即被日本媒体称为“光疫苗”的先进紫外线消毒设备,追根溯源离不开研究院的设计。吴凡介绍:利用222纳米波长辐照能量来消杀,这一技术以往也有。但如何通过科技转化应用到不同场景、让技术真正服务抗疫?研究院专家通过一系列设计作了较好支撑。这样的实用技术如何嵌入更多应用场景开发技术应用,也将是技术转化中的一条思路。

事实上,短短不到一年,研究院落实“从快从早”,已研发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利器。例如,多种病原现场检测多形态终端,其中包括国际领先的空气采样设备、便携式检测设备;与上海海关、上海国际旅行卫生健康中心合作开展快速、现场检测;多款诊断试剂盒获批;一系列产品已应用于抗疫一线。

今年,研究院专家们累计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55篇,其中在PNAS以上高影响力刊物发表40篇。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组要求,多位学术骨干还先后参与了浦东机场和黄浦区疫情处置、本地新冠核酸检测可疑阳性结果的判定和溯源、兄弟省的疫情防控指导等工作,编撰了《新冠疫情流行趋势分析》等8期专报,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一岁不到的研究院,生逢其时。吴凡说:“十四五”期间,这里还将吸引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战略科学家、创新型顶尖科技人才,建成“全链式”科研平台。由此,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瓶颈的突破和能力提升,形成重大突发传染病应对能力的闭环建设,构建高效能、一体化的协同创新体系,打造“上海平台,全国网络,世界联盟”。长远角度来看,研究院还将为城市安全做好充分的技术和人才储备,最终为保障人民健康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