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医院专家支招科学面对“德尔塔”:三件套、五还要、打疫苗、不恐慌 先检查:今天好好戴口罩了吗?
近期,全国多地出现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牵动着大众的心。针对个人防护、疫苗接种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德尔塔变异株的“威力”等市民最为关心的话题,记者昨天前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邀请院长宁光、副院长陈尔真及临床病毒研究室主任张欣欣等专家进行解答。
戴口罩不是在脸上“捂块布”
个人防护依旧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手段,最重要的就是切断传播途径
长期倡导的“三件套”真的还有用吗?宁光首先给出了旗帜鲜明的观点,“个人防护依旧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手段,我们不能忘记,新冠病毒肺炎的根本性质是呼吸道传染病,最重要的就是切断传播途径,即戴口罩。这是对于公众而言成本最低的防护措施,当大家始终将视线聚焦在疫苗接种上时,是不是可以先检查:今天好好戴口罩了吗?”
陈尔真直言,戴口罩不是“用一块布捂在脸上”,“口罩的质量、正确佩戴时间、方式,是从去年疫情暴发以来,每个人都应牢记于心的知识点”。他提到,公共场所有些市民没有规范佩戴口罩,尤其是人群聚集的娱乐场所,如酒吧、影院、闹市街区等,希望市民可以尽量克服天气炎热的困难,及时、随时佩戴口罩。
“不规范的佩戴,等于没戴。”陈尔真介绍,第一,市民仍需选用有滤网的外科口罩,花布口罩、防晒口罩等都没有防疫作用;第二,外科口罩上方的金属条一定要按压与鼻梁紧贴,否则也难以起到防疫效果;第三,天热出汗易打湿口罩,此时口罩就失去了效用,市民们应根据自身情况,外出时携带备用口罩,及时更换。”
疫苗对德尔塔仍有高保护力
“重型病例”的定义并非“危重症”,本身有基础疾病、年龄大于65周岁的感染者就算重型病例
多地近期出现的本土病例,大多为德尔塔变异株感染。许多人认为,疫苗失去了保护力,果真如此吗?张欣欣介绍,《新英格兰医学杂志》7月22日发表了来自英国公共卫生部的真实世界研究,包含4000余例德尔塔变异株感染病例的大规模病例对照和病毒测序分析表明,两剂新冠疫苗对预防德尔塔变异株有症状感染的保护力可高达88.0%。
“南京、扬州公布的确诊病例中均出现了重型病例,也有人问,是否这也说明疫苗失效?”陈尔真解释,在样本数量较少的情况下,简单计算重症率是不科学的,容易出现数据偏移,同时,目前对于“重型病例”的定义也并非大众认为的“危重症”,例如本身有基础疾病、年龄大于65周岁的感染者就算重型病例。
陈尔真说,此轮本土病例在各地均属于早发现、早治疗,因此不存在医疗资源挤兑的情况,预后也会更好,“德尔塔变异株的传播速度较之前更快,如果不加管控任由其传播扩散,难以保证不出现医疗资源挤兑的风险,后果不堪设想。”他呼吁,希望市民能理解、支持,每个人都应自觉维护社会秩序、提高个人防护意识,保护自己,不扎堆、少外出。
及时勇敢求医不要有病耻感
一旦不幸被传染,千万不要躲藏、隐瞒,耽误了自己的治疗时间,也造成了对他人、公众的危害
宁光说,从去年至近日,上海“稳、准、狠、快”的防控体系,使得即便在出现本土病例后,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大家仍能安心、平稳、有序生活。在他看来,上海经验就是以最快速度、稳妥方法、精准方向和坚决决心,把传播源切断,从而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我们看到,8月2日出现本土病例后,不仅迅速排查了密接、次密接人员,截至8月3日9时,也就是短短一夜,就完成了对64860名筛查对象的核酸检测采样。上海速度的背后,是科学、专业和信心,与新冠病毒长期共生的状态下,我们依旧要时刻不松懈,尤其做好重点场所、人群的管理。”
陈尔真提到,医疗机构内,发热哨点诊室、发热门诊与院感防控是重点工作;社会层面上,密闭环境如棋牌室、影院、冷库等,尤其要做好气溶胶检测和冷链监控;近期多例与出游相关的病例也提示,在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内的环境与气溶胶采样尤为重要。
“我还想谈谈市民面对病毒时应有的态度。”宁光总结,“不要麻痹、不要侥幸、不要恐慌、不要歧视”,科学坦然面对新冠病毒。“一旦不幸被传染,不是你的错,就像得了其它疾病一样,千万不要躲藏、隐瞒,耽误了自己的治疗时间,也造成了对他人、公众的危害。”
他提到,近期公布的确诊病例中,有发热后自行买药的、隐瞒行程的、拒绝配合进行核酸检测的,诸多案例均说明,大众对新冠病毒仍怀着“怕”的情绪。“我希望,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不要有病耻感,大众也不应有歧视情绪,即便患者之前在个人防疫中有疏漏和错误,也应该及时勇敢求医,尽早恢复健康,而不能一错再错。”
宁光呼吁,“三件套”、“五还要”、打疫苗、不恐慌,是市民可以简单做到、经济高效的防疫措施,“每个人的坚持就能最终汇成大众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