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智力助残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22年受助者超2.4万人
东方网通讯员浩军7月5日报道:上海市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基地最近在上海市大同中学召开“培根铸魂 为党旗增辉座谈会”,邀请老党员和年轻党员志愿者通过分享学习党史过程中的体会,倾诉在党的关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如何为党旗增辉的心路历程。
上海市智力助残志愿服务基地的智力助残项目是依靠广大志愿者、爱心企业、爱心组织和爱心人士为残疾人家庭和残疾青少年助学、送医和帮困的志愿服务基地。下设六个分基地,开展志愿服务持续22年,截止于2020年6月,累计参与的志愿者共77000多人,受助者24000多人。该项目曾获得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该基地先后获得“上海市优秀志愿服务基地”、“全国助残阳光基地”和“上海慈善之星(集体)”称号。
悦苗园创始人、党支部书记吴忠伟老师,作了题为《党哺育我成长》的报告,自小患有小儿麻痹症,但是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参加扫盲班、参加工作、成为共青团全国代表收到毛泽东主席接见、成为人大代表、上海市劳动模范,
东华大学“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队的宋文博老师,作了题为《凝心聚力,共筑中国梦》的汇报,从“以温情圆梦”、“以知识筑梦”、“以担当赴梦”、“以热血筑梦”四个方面分享了东华大学服务队在党的关怀下不断成长、不断为党旗增光的历程。
兴家分基地房金妹校长,作了题为《我是共产党员》的讲述,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故事、入党故事和兴家创办和发展的故事。
市南中学田欣副校长,作了题为《志愿服务,感恩有你》的交流,作为“智力助残”的志愿者老师,更应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认真思考和履行教师的初心和使命,
“心希望”的理亊长黄吉人老师分享了自己在党旗下成长的经历以及自己创办和管理“心希望”的心路历程,
朱江同学是一名来自残疾人家庭曾经在“心希望”的帮助下,成功进入了上海交通大学深造,“心希望”给予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自信心。
悦苗园党支部副书记林青雯老师分享了自己的入党经历,从懵懂到坚定,在悦苗园工作的这些年,志愿者的大爱精神和无私奉献深深影响着她。
二工大天使服务队志愿者赵晨阳发言中指出:智力助残志愿者的经历,奉献在左、爱心在右,走在智力助残的两旁,身前是党的光辉照耀。
市残联组联维权处(主持工作)副处长吴萍女士谈了自己学习党史和参加座谈会的感想,学党史目的是“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市残联兼职副理事长、市肢残人协会主席金晶女士谈了三点感受:始终怀有信念。相信党和组织,相信自己身边的人。为何志愿服务坚持这么多年,因为知识改变命运,特别在残疾人家庭中。通过学习文化改变家庭的命运。第三、爱的传递,智力助残让爱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