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片土地上 改革由点成片更上层楼
滴水湖畔的上海天文馆基本完工,即将试运行。
沿S2沪芦高速向南行驶,经过大治河时,能看到一座龙门架横跨公路,造型是“千帆竞发”与“海鸥腾飞”。设计师说,龙门架的灵感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进博会上提出的“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在当届进博会上,总书记对世界郑重宣布,为了更好发挥上海等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决定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片区。
跃过龙门架,就来到了临港新片区——全方位高水平开放的前沿阵地、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试验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开放试验田
要做“人无我有”,更要做“人优我特”
三次挂牌,一种精神不变
外高桥集团原党委书记、总经理舒榕斌坐在窗边,回忆奋斗生涯。他说,自己一共参与了两次重要的挂牌。第一次是在1990年5月3日,浦东大道141号,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和浦东开发规划研究设计院挂牌成立。第二次,已是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位于基隆路9号的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管委会挂牌。
又过去6年,2019年8月,临港新片区正式挂牌成立前夕,已离开原岗位3年多的舒榕斌,仍时刻关注着这对上海乃至中国意义重大的又一次挂牌。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贸易和投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新一轮以投资规则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国必须主动参与、积极参与,对投资管理方式进行重大改革,才能通过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来获得改革的红利。
上海自贸试验区应运而生。彼时,自贸区重点任务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探索管理模式创新、扩大服务业开放、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更多是在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如今的自贸区新片区,则强调一个“特”字——不是上海自贸试验区空间的简单扩大和现有政策的简单平移,而是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开放;不是为了单纯打造区域性的新的发展亮点,而是要构筑代表国家更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重要平台。
背景不同、任务不同,但新片区挂牌背后,“老开发”们仍能看到一些不变的东西:从31年前,到8年前,再到如今,那股能拼、敢闯、敢试的精神一脉相承、一以贯之。
政策连发,市场主体点赞
今年3月,上海融鑫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开出第一张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内物流、仓储服务免征增值税的电子普通发票,这意味着特保区支持物流、仓储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正式落地。至此,《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中明确的8项税收政策已落地5项,包括重点产业15%企业所得税政策、境外和海外回流高端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补贴政策等。
对于市场主体而言,能为其省下真金白银的政策最为实惠。而这正是临港新片区“6+2”创新政策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首个由外资控股的合资理财公司——汇华理财已落地临港;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启动实施;企业取得营业执照平均耗时仅半天;全国唯一的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一期、二期封关验收挂牌运行,实行“六特”的全新海关监管机制……目前,《总体方案》明确的78项制度创新任务中,正在走流程或先行先试的已有71项。
采访期间,记者遇到一位医药设备与原材料供应公司的老总。她告诉记者,当初落地临港时,从递交材料到拿到营业执照,一共只用了一天。而得益于新片区与特保区的优惠政策,从进口到销售,公司每年可以节省大约400万美元。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2020年,公司大量业务与外贸挂钩,竟还实现了超过30%的业务增长。“如果没有临港,我们的这块业务只能放到新加坡了。”
优中更优,加速补短锻长
去年6月的一个下午,浦东文华东方酒店三楼宴会厅里座无虚席,百余位境内外企业家期待地盯着演讲台上的普华永道合伙人秦洁。他正代表这家国际知名的咨询机构,首次发布《临港新片区营商环境发展报告》。
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评估体系下,临港新片区总体得分达到83.2分,超过了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比起排名前三的新西兰、新加坡、中国香港,也只有两三分的差距。
但随着揭牌后的第一波红利基本消化完毕,边际递减效应开始显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变得更难。临港新片区仍坚定立足制度创新,加速补短板,继续锻长板。
譬如在税收方面,临港当时只得了69.6分。而在一系列制度创新惠及市场主体与从业人员后,这项得分想必会被重新评估一番了。
而在施工许可方面,去年的报告中,临港新片区已经拿到了满分。但满分并不代表大功告成,管委会领导在今年年初召开的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说:“临港新片区应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从“开发区”到“示范区”
去年,定居在青浦金泽的沪上知名摄影师尔冬强站在288米电梯试验塔高处,俯瞰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看到青浦、吴江、嘉善三地水城交融、烟岚相映,他感觉自己的心怦怦直跳。
30多年前,他第一次航拍陆家嘴时,见到的景色和这里的类似,谁曾想到,30年后陆家嘴早已今非昔比。“未来这里会是怎样的呢?”尔冬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2019年11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式揭牌,距今不到两年时间。有人说,还没有看到示范区里拔地而起很多大项目或者建筑物。但若细心观察会发现,这片土地的生长肌理已经有了变化。
一方面,政府聚焦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所面临的共性突出问题,取得了一批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成果;另一方面,当这种一体化制度创新的价值进一步释放时,市场力量应声而动,两股力量在此凝聚、激荡,相互影响、丝丝入扣。这些变化正在回答着尔东强的问题。
长三角一体化
“原来是‘刀耕火种’,现在要找强力推进器”
市场运作共投共建
5月27日,在2021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新发展建设有限公司(简称“长新公司”)和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水乡客厅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简称“水乡客厅公司”)正式揭牌,这意味着一种全新的共投共建模式出现了。
“水乡客厅”是沪苏浙两省一市联合打造的体现示范区生态绿色理念的功能样板区,是示范区“核心中的核心”,区域内蓝绿空间占比会保持在75%以上,开发强度在25%以下。
长新公司由两省一市共同发起成立,可以算是全国第一家由两省一市共同出资成立的同股同权的市场主体,两省一市按1∶1∶1比例以货币等额出资30亿元,注册资金90亿元。公司作为先行启动区建设主体,做示范区开发建设中需要“统”的事情;其最关键的岗位董事长、监事长、财务总监,由两省一市开发公司轮值担任。同时,长新公司与三峡集团合资成立水乡客厅公司,注册资本金100亿元。公司将负责区域内基础设施及重大功能性项目建设、生态环境整治、公共服务配套等。
两家公司的成立,被业界认为如同2019年示范区执委会揭牌一样,具有标志性意义。2019年示范区成立之初,《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就已明确示范区将建立“理事会+执委会+发展公司”三层次架构,形成“业界共治+机构法定+市场运作”治理格局的体制机制。此前,业界共治和机构法定都已尘埃落定,此次两家公司的成立补上了市场运作一块。
多样生态推进建设
市场运作还在酝酿新的模式。6月11日,包括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及北京代表处、陆家嘴金融城绿色金融发展中心、中国建设银行一体化示范区支行等在内的52个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社会组织,在示范区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绿色低碳发展行动共同体”。
该共同体的发起源于去年5月的一次调研。示范区执委会工作人员发现,一般的县市区环保局的工作人员也就100人左右,要开展环境治理远远不够。必须要让企业真正承担起主体责任,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和公众的作用。
“没有政府的支持,是办不起来的;没有市场的力量,是走不远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政策法规部部长楼戬认为,未来共同体的运作,可以考虑引入轮值、竞争等机制,让平台自带流量、富有生命力。
自示范区揭牌以来,不少企业、机构迅速对接执委会、两区一县交流探讨、洽谈项目,如何将市场主体的热情引入到示范区的建设之中,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去年8月,示范区开发者联盟正式成立,一批高科技企业、规划设计公司、金融机构、高端智库、高校和研究院所负责人等已加入其中,通过业界共治形式,为示范区建设赋能助力。
这样的合作方式呈现出的是示范区的多样生态。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张忠伟打过一个比方:“原来是‘刀耕火种’,现在是要寻找示范区建设中的强力推进器。”
张忠伟所说的“刀耕火种”,指的是传统的区域开发模式:建一个管委会,成立一个开发公司,再招商引资。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开发区,它是跨省级行政区域的,由行政推动的传统开发模式显然不再适应示范区。
在示范区执委会成立之初,就有负责人提到,有一些事情,“可能我们根本就没有想明白,或者根本还没有想到,这需要在实践的过程当中不断地去深化、总结,不断形成阶段性的一些成果”。现在,各市场主体加入,一起构建“强力推进器”。
从“小张江”到“大张江”
29年前,一片农田中崛起的张江高科技园区,为“张江”和“科创”的彼此成就,下了一步先手棋。
29年后,从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到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到张江科学城,再到遍及全上海的科创园区……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不断提升创新策源力的过程中,“张江”二字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科技创新的锐气与勇气则承载始终。
创新策源
531平方公里集聚“22园”和330家“最强大脑”
策源力,核心技术是关键
就在上个月,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首台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实现2.0纳米波长自由电子激光放大出光,步入国际先进行列,有望从“分子照片”的拍摄跨越到“分子电影”。
“今年年底,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将为用户实验研究供光,这将是一个里程碑事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首席科学家赵振堂说。
策源力,首先在于关键核心技术的实力。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张江地区为核心承载区,同时面向全市作总体布局。目前,上海建设世界级大科学设施集群已初步成型,已建和在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14个,设施数量、投资金额与建设进度领跑全国。
这里有最前沿的创新能力。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科学家依托上海光源在全球率先解析新冠病毒关键药物靶点三维空间结构。近年来,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国际首次人工创建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10拍瓦超强超短激光放大输出等标志性原创成果不断涌现;墨子号、悟空号、蛟龙号、天鲸号等国之重器均闪耀着这里诞生的“上海智慧”。
2021年,上海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上海光源二期、海底科学观测网、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等大科学设施建设将取得重大进展。
增长极,核心园区聚诸强
为突破产业化瓶颈,让更多“张江研发”转为“张江智造”,地处张江科学城的张江医疗器械产业基地,不久前扩容至4.23平方公里,相比过去增长了2倍。“到2025年,基地工业产值规模目标300亿元,将汇聚全球最具创新力的医疗器械企业。”张江医疗器械产业基地总经理楼琦说。
“日长夜大”的不仅是张江医疗器械产业基地,前身为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张江科学城,规划总面积约95平方公里。它不仅是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也是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园,还将是上海“十四五”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这里是“中国药谷”,集聚着1000余家生物医药创新企业,全球排名前十的制药企业,有7家在这里设立区域总部或研发中心,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中逾1/4在此布局。
这里也是“中国硅谷”,作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最强、综合技术水平最高、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区域,集聚了250多家上下游企业。
这里还筹谋着成为中国人工智能新地标。三面环水的张江人工智能岛,作为国内首个“5G+AI”全场景商业示范园区,已集聚100多家企业,IBM、微软、百度、霍尼韦尔、惠普等纷至沓来。
带动力,核心功能正提升
先行先试,是张江与生俱来的基因。这里在全国率先发布《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颁发了首张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率先试点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和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落地实施了国家赋予的10项先行先试政策……
这里有最集聚的创新产业。疫情之下的2020年,规上企业营收突破6.2万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幅12%。汇聚了近10万家科技企业,其中科创板上市企业占全国的1/7。这里还有最活跃的创新人才,从业人员约238万人,集聚全市80%以上的高端人才。
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历经十年发展,形成覆盖全市各区“22园”的发展格局,当仁不让成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主战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今,示范区531平方公里土地上,集聚着330家国家级研发机构,这意味着每平方公里就有0.62个“最强大脑”。
据最新发布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估报告2021》,在全球近200个主要创新城市或都市圈中,上海排名第九,首次进入前十。2021年,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从框架体系形成转向核心功能提升的起步之年。张江的带动力,正在迎来一次新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