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史料陈列展开展 这座石库门建筑“暗藏玄机”

2021-06-10 17:32:08 作者:张力韵 来源:东方网 选稿:潘子慧


东方网记者张力韵6月10日报道:为迎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今天下午,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史料陈列展开展。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早的中央办公厅,也是中央档案馆所在地,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

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位于静安区江宁路673弄10号(原戈登路1141号),该房原由中央秘书处文书科科长张唯一租下。1931年初,中央秘书处工作人员张纪恩化名“黄咨慈”,以其父名义继续租下,对外自称“小开”来沪求学。他与妻子张越霞(化名“黄张氏”)住楼下。在这里,还居住过苏才、仇爱珍(又名周秀清)等人,她们分别以黄家亲戚、佣人名义作掩护。楼上厢房则供中共中央领导阅文、起草文件和开会之用。为防巡捕搜查,房间布置成单人间,生活用具、床铺、皮箱等一应俱全,对外则称登报招租给不相识之人。当时,此处还承担了中央秘书处文电收分发、药水密写、刻蜡板、油印等工作。

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史料陈列展展陈大纲由静安区委党史研究室负责撰写,自2018年2月启动,经过近三年多的努力,广泛征询国内相关党史专家意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开展史料征集,分别赴北京、浙江、湖北、湖南、中国台湾,俄罗斯等地征集。

展陈大纲共分为三个部分:疾风劲草——发端与建立、暗夜星火——坚守与发展、烈火真金——忠诚与奉献。再现了中央秘书处从大革命失败至1933年初中共中央迁往革命根据地,前后5年多时间里,在党中央的亲自领导下,中共中央秘书处身处逆境,在上海所开展的各项工作,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忠实于党的事业,忠实于人民的事业的坚定理想信念。

展览展出了100余件图文资料。其中《王若飞在中共六大上的发言稿》(手迹)、《陈乔年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学籍档案》、《张人亚留苏个人简历》等均为俄罗斯国立政治历史档案馆馆藏复制件。《中央秘书处编印的<秘书处通信>第一期》、《中央秘书处过去的缺点和最近工作计划》(1929年10月)、中央秘书处《第一科二三四月份工作报告》(1930年5月)、《中央秘书处工作报告大纲》(1929年10月)、《秘书处的组织及其工作报告大纲》(1930年1月28日)、1929年3月28日印发的《中共中央秘密委员会关于秘密技术工作规定》等文件均为中央档案馆馆藏复制件,且为国内首次系统展示中共中央秘书处在上海所开展的工作。

据中共静安区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郭晓静介绍,原址内部分桌椅、沙发、茶几、皮箱等老物件由张纪恩、张越霞后人捐赠,展厅中《张纪恩回忆中共中央机关直属党支部工作的手稿》为张纪恩后人捐赠,张越霞生前长期使用的小皮箱以及在狱中为女儿缝制的肚兜为张越霞后人捐赠。陈为人整理中央文库档案用过的剪刀为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馆藏复制件,原物为国家一级文物。

秘书处旧址的修缮工程,按照尊重历史,修旧如旧,最小干预原则,采用传统工艺对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原汁原味恢复原有新式石库门建筑特色,延续了历史的文脉。修缮工程通过对主体建筑屋面、外立面、外部木门窗的整修更新,以及对马赛克地坪、木楼梯、木地板、格栅等重点保护部位进行科学设计、合理修缮,再现建筑原有风貌。

同时,在旧址前方广场上落成的主题雕塑——“忠诚与奉献”,寓意了当时隐蔽战线的秘书工作者尽管身处逆境,但机智勇敢、甘于奉献、忠于职守,诠释了“爱书爱字不爱名,求真求实不求荣,多思多谋不多怨,争苦争累不争功”的秘书工作崇高的职业操守。

在参观环节中,以首演的形式代替传统首讲,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沉浸式观展体验。通过情景参观、剧场演出和交流互动相结合的方式,感受当时严峻的革命形势和恶劣的革命环境,感悟隐蔽战线上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党的领导人和张唯一、张人亚、熊瑾玎等党的第一代秘书工作者身上所体现的忠诚与奉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