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明清缂绣书画特展今起开放 观众可以30厘米近距离观赏作品

2021-05-21 06:47:12 来源:上观 选稿:孙衍康

特展第一部分“明清缂丝书画”,首次展出17件缂丝画。左为缂丝巨作《群仙拱寿图》。

昨天下午,上海博物馆“丝理丹青——明清缂绣书画特展”迎来首批获邀观众。他们凑到展品前,缂丝上的经纬交错、刺绣人物手中每根丝线都看得清清楚楚。今起,特展将对公众开放。

这次展览展出上博馆藏中国明清缂绣精品27件(套),辅以书画8幅(组),其中不少是“首秀”。而上一次缂绣特展,要追溯到14年前的2007年“海上锦绣——顾绣珍品展”。丝织品保存要求极高,上海博物馆这次为何敢让观众如此近距离欣赏这些文物?

巨幅缂丝作品考验工匠技艺

走进“丝理丹青——明清缂绣书画特展”现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幅尺寸巨大的“同题”作品“群仙贺寿”,其中两幅为缂丝作品,一幅为绘画。这样的设计,能让观众感受缂丝书画与一般书画的差异。

因为观众可在30厘米近距离观看这些作品,不难在复杂的画面中发现有趣的细节。比如第一幅缂丝作品《群仙拱寿图》,画面左侧的“合和二仙”是两名成年男子,但旁边的画作上,他们变成了两个胖乎乎的童子。上海博物馆工艺研究部副研究馆员于颖介绍,这幅缂丝《群仙拱寿图》虽是明代作品,其原始画本却是宋元时期的作品,因此人物呈现出明显的宋元特色,而到了明代,“合和二仙”公认的形象已是童子。

在特展的第一部分“明清缂丝书画”中,首次展出上海博物馆藏11件(套),共17件缂丝画。这幅“打头阵”的《群仙拱寿图》,画心宽118厘米,纵164厘米,在缂丝作品里绝对称得上巨作。“如果缂丝作品宽1米,那缂丝机的宽度至少要2米。”于颖表示,这样尺寸巨大、颜色丰富的作品,很考验工匠的技艺,“这不是简单的横平竖直地织就,工匠要像电脑一样记住画面每一处颜色细节,织这一步就要考虑好后面几步,两个工匠一天可能只能织几毫米。”

特展第二部分是“明清刺绣书画”。随着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发展和成熟,刺绣技法深受影响,逐渐产生能以针代笔绣成的画作。展出的明代晚期《东山图》,融绘画与刺绣于一体,在绘画上以刺绣勾勒轮廓,或点缀一些重要部位,如画面中的松叶、马匹等。远看只觉树木、马匹、山壁立体又有质感,近观才发现刺绣手法完全不同。据介绍,尽管刺绣不多,却用了斜缠针、滚针、钉线绣、锦纹绣等多种手法,用多变的针法对应绘画的笔法。

据介绍,这一作品是传世顾绣唯一的手卷形式,卷后有董其昌崇祯五年(1632年)的题跋,其中显示,这一作品是董其昌以宋代赵伯驹名画《东山图》为摹本,托付上海顾氏绣工完成后赠送同僚,足见顾绣在当时文人贵族中的地位。

看不见的功夫缩短观赏距离

“既然是‘丝理丹青’,我们就希望观众能够近距离看到缂丝与刺绣的丝线交错的细节。”于颖表示,织绣书画类文物异常脆弱,文物保护要求较高,需要恒温恒湿,对灯光也有要求。

顺着于颖指点,记者发现缂丝《群仙拱寿图》外还装了一层镜框。据介绍,为了此次展出,上海博物馆综合展览陈列和文物保管两方面的需求,为已装裱的缂绣画片专门设计制作了文物安全镜框。像为缂丝《群仙拱寿图》这样超大尺幅的作品制作巨型文物安全镜框,在国内尚属首次。此外,展览还在灯光布控、挂靠布展、温湿度等多方面进行调试,过滤可能伤害文物的光波:“设计上也要反复计算组合,因为不同颜色的丝线,对光线的感知是不一样的。”

这些观众“看不见”的功夫,让观众得以将观赏距离从至少70厘米远缩短至30厘米。近距离观赏,丝绣制品展现出独特魅力,如一组缂丝仿书法作品,因丝线从不同角度观看呈现的细微差别,竟产生如水墨浸润的效果。

尽管如此,作为上海博物馆藏国宝级文物的南宋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其真迹仍因条件限制不能现身展厅。展览设置了高清放大近两倍的照片,观众能清晰地看到这件作品的丝线走向。此外,观众还可以扫码获取“朱缂法”的导览说明及3D视频。

考虑到缂绣文物的脆弱性,此次特展时间仅约两个月,于今年7月18日结束,部分珍贵文物将于5月31日、6月28日进行轮换。不过,上海博物馆将以展览图录、文化普及读物、现场和在线导览等多种形式,记录呈现展览的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