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孙莺全面揭秘上海咖啡文化史—— 沪首家咖啡店是杏花楼前身
作为一座开放、包容的国际化都市,咖啡已经成为上海的文化名片之一。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上海已经拥有近7000家咖啡馆,超越东京、伦敦、纽约等成为了全球咖啡馆最多的城市。
基于上海和咖啡文化、咖啡产业的渊源,上海咖啡文化周便应运而生。昨天下午,“因为咖啡,所以上海”上海咖啡文化周上海虹桥国家会展中心开幕。借此机会,晨报的直播活动邀请到了海派文献研究工作者、闵行区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孙莺,畅聊上海近代以来的咖啡文化史。
咖啡豆进口可追溯至1844年
对咖啡文化颇有研究的孙莺新近出版了《近代上海咖啡地图》与《咖啡文录》,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发现了咖啡在上海的很多早期印记。
比如,关于咖啡何时正式以商业的形式进入上海,她就曾查阅到英国伦敦图书馆收藏的文献。其中《OR7400各号验货》一册就逐日记录了道光24年一些商号的货物进口清单。在当年5月18日的货物进口记录中,就有“枷榧豆5包,每包70斤;皮条3扎,每扎94斤”的字样。这一记录不仅提供了咖啡(coffee)的一个曾用译名是“枷榧”,还明确了1844年上海已经有咖啡豆进口这一重要事实。
而人们不禁好奇,咖啡豆这么早进入了上海,那么上海第一家咖啡店是什么时候开的呢?
对于这一疑问,孙莺表示,“在目前可考证的文献里,上海第一家独立咖啡馆和今天的‘杏花楼’还有一段渊源”。
1851年,广东人“胜仔”在上海虹口老大桥直街第三号门开设了一家夜宵店,虽小本经营,但所卖食点味道却很正宗,生意很好,于是店面逐渐扩大。根据目前可查到的当时的广告资料,这家店1876年12月改名为“生昌架啡馆”,也就是“生昌咖啡馆”。1877年12月改名为“生昌番菜馆”,“番菜馆”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西餐厅。1883年,“生昌号”迁至福州路,改名“杏花楼”。
“‘生昌咖啡馆’的发现非常有意义,这是上海第一家独立经营的咖啡馆,而且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开的咖啡馆。非常难得的是,这个‘杏花楼’的老字号至今还在,它见证了上海的整个近代史。”孙莺特地强调了独立咖啡店对于咖啡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在独立咖啡馆出现之前,很多咖啡消费场所都是内设在旅馆、饭店内的,据目前可查证的最早资料显示,内设咖啡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始建于1846年的礼查饭店(现在的浦江饭店)。但只有专门经营的、有独立门面的咖啡店出现,才说明了咖啡在上海开始真正意义上地发展起来了。
上海曾有不少咖啡街
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以南京路为核心,从外滩一直延伸至静安寺的带状区域和以淮海中路为核心,并向南扩展至复兴中路的连片聚集区域是目前上海咖啡馆最多的地区。
孙莺告诉记者,最早的咖啡街大概要数霞飞路(今为淮海路)、北四川路(今为四川北路)和霍山路了。“上海街头的咖啡馆数量激增,都与当时的战争有关。比如1917年十月革命后,大量俄国贵族流寓上海,他们在居住在霞飞路一带,为了生存便开设了大量的咖啡馆、俄罗斯餐馆,如特卡琴科兄弟咖啡馆、DDS、文艺复兴咖啡馆都很著名。”
北四川路则汇聚了大量日本人开设的咖啡馆、居酒屋等,鲁迅当年在上海的时候就特别爱去那里的“公啡咖啡馆”。仅1930年上半年,他在日记里写到过一起喝咖啡的便有冯雪峰、柔石、韩侍桁等,而与左翼作家商讨筹备成立左翼作家联盟,更是多次在咖啡馆里进行的。
只不过,人们因为公啡咖啡馆位于日本咖啡馆居多的街道,而且距离鲁迅的日本朋友开的“内山书店”很近,就以为这家鲁迅时常光顾的咖啡馆也是日本人开的。孙莺告诉记者,这是很多人的误解,“公啡咖啡馆”最初的老板其实是犹太人。当时虹口一带聚集了许多因战争而侨居上海的犹太人,他们在那里开设了许多欧式店铺、咖啡馆。这里也因此被人们赞誉为“东方小维也纳”,其中“白马咖啡馆”就坐落在附近。
独特的时代背景下,以上海为中心的国人开始对咖啡这个舶来品有了认知,并逐渐接受和喜爱。文人雅士不断光顾这里,又将书籍、饮食逐渐与咖啡文化结合,逐渐成为海派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