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托育资源还会增加吗?师资力量跟得上吗?
目前,上海市816家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共有3.4万个托额,上海市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上海统计年鉴》显示,2017年至2019年上海户籍出生人口数量分别为11.77万、9.84万和9.14万。
上海托育资源还会增加吗?师资力量跟得上吗?普惠性托班是否能再多一些?答案是肯定的。
2018年,上海颁布了托育服务的“1+2”文件:《关于促进和加强本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上海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和《上海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机构设置标准》。2020年,开始实行全国首个《托育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
以松江区为例,目前共有规范性托育服务机构57所,可提供托额2057个。其中,去年共新增22个普惠性托育点,计划至2023年开设托育点的公、民办幼儿园占全区幼儿园总量的50%以上。
师资方面,松江区去年共有5000人次接受育婴员资格培训,其中200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目前全区共有800人持有育婴员职业资格证书。
普陀区学前教育科介绍,目前,区内14家公办幼儿园开办托班,每家开设1-4个班级不等。此外还有2所民办幼儿园开设了普惠性托班,实现普惠性托育点10个街道镇全覆盖,2021年全区计划再新增7至10个普惠性托班。
黄浦区一方面积极鼓励已有公益性民办托幼园所保留托班资源,另一方面鼓励社区积极参与,继续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将托育服务纳入“家门口的社区服务”中,作为全市托育服务工作首批试点区,率先实现了全区10个街道公益性托育服务机构全覆盖。
静安区除了规定新建幼儿园必开托班外,还要求有条件开办托班的幼儿园能开尽全。托幼一体化幼儿园总数已达41所,共计开设托班61个,其中普惠性托幼一体化园所达到27所。
《托育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要拓展普惠托育资源,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原则上都要开设托班,尚未开设托班的公办幼儿园要积极创造条件增设托班,鼓励民办幼儿园开设普惠性托班。同时,发展多元托育服务,鼓励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或个人单独或联合举办一批连锁化、专业化、高品质的托育服务机构,按需提供全日制、半日制、计时制等多元化服务。
今年1月18日,上海学前教育学院成立,未来将依托上海师范大学的学科专业优势,着力培养优质学前教育师资和研究人才,打通上海学前教育师资职前职后培养路径,支持学前师资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