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盲犬“方便”风波有了新进展!如何加强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引人深思

2021-03-13 11:34:25 作者:宋宁华 来源:新民晚报 选稿:潘丽娟

最近,一只叫“查德”的导盲犬上了热搜,为了它“方便”出现不方便的问题,引起了小区的风波。如何在不影响周围居民生活的情况下,为查德找到一个方便它如厕的地方,引起了热议。昨天,记者实地走访了浦东新区兰城居民区,了解该事件的最新进展。

该事件的发生,也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如何优化城市的无障碍环境,对包括导盲犬等在内的新生事物扫除无障碍城市的各种障碍?

图说:刘阿姨和查德。宋宁华 摄

邂逅查德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浦东新区沪东街道,在前往兰城居民区途中,正好遇到了买菜归来的刘阿姨。只见她正手牵查德,在另一名阿姨的陪同下,走在人行道上。查德一身黑毛油光发亮,身穿一件红色导盲犬“马甲”,刘阿姨牵着狗绳行走自如。突然,导盲犬显得有些烦躁,开始在人行道上转圈圈。刘阿姨赶紧从包里拿出一个塑料袋,并熟练地帮它脱掉“马甲”,套上塑料袋。过了一会,查德“便便”完毕,刘阿姨请人帮忙把“便袋”扔到旁边的垃圾桶里;再有条不紊地帮查德重新穿好“马甲”,一起回家。

图说:查德用塑料袋解决“便便”。宋宁华 摄

查德实在“内急”,大便可以临时用塑料袋解决,但按照导盲犬学校训练的要求,它需要在固定的平地上解决小便,这也是引起风波的原因。“这几天很多人关心我的导盲犬,社区居民代表、导盲犬学校等也在和我一起协商,怎么解决查德的问题。目前初步有了方案,还要具体再商量。”刘阿姨告诉记者。

众筹改造宠物角

在刘阿姨家楼下,记者看到,这是一个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老小区,房屋较为破旧,没有电梯。小区道路除去一边停车位后,只有1米多宽。由于导盲犬不能走上阶沿到草坪里如厕,需要在平地固定的地方小便,而且尿量比较大,每次有近半瓶的大可乐瓶容量。过去它经常在一楼一户居民窗户旁的道路上小便,引起了邻居的不满。据社区干部介绍,一楼居住的是一对老夫妻,其中一位老先生还瘫痪在家;尤其到了夏天,查德一天几次“如厕”,让邻居们难以忍受。

图说:刘阿姨所在的小区是老旧小区。宋宁华 摄

兰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吴静介绍,在居民区多次协调下,为刘阿姨找到了离小区门口不远处的人行道,缓解了矛盾。但今年1月,刘阿姨带查德出门时无意摔了一跤,她为此要求带导盲犬回小区如厕,矛盾再次摆在了社区面前。

“兰城小区是个老旧小区,道路、绿化等公共空间非常有限,第一次遇到导盲犬的问题。能否结合缤纷社区的改造,为导盲犬建造一个户外厕所,这也是社区精细化管理的一个很好尝试。”沪东街道党工委书记苏珏旻告诉记者,多方商议下来,草拟了初步的方案,计划通过党员居民等众筹,把刘阿姨家门口的绿地一角,通过缤纷社区改造,建造一个宠物角。通过无障碍改造,让查德可以进入宠物角,不必再为如厕烦恼。针对初步的设计方案,各方同意后,还需要经过绿化改造公示、征询等程序,有望解决导盲犬的“方便”问题。

图说:社区正商议将绿化角改为导盲犬厕所。宋宁华 摄

扫除无障碍环境的“障碍”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无障碍环境建设也引起了全国人大代表的关注。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指为所有社会成员安全便利自主地通行道路、出入建筑物、搭乘交通工具、交流信息、获得人文服务等日常环境所应提供的必需条件。

我国目前有8500万残疾人群体,2.4亿60岁以上的老龄人,对无障碍环境需求日益增多。有全国人大代表认为,虽然近年来,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主要体现在: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完善工作相对滞后;存在无障碍设施不健全、被侵占的现象;无障碍的社会环境有待进一步营造等。

为此,他们建议,将“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制定纳入全国人大立法计划,以法律制度来保障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满足社会成员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日益增长的迫切需求。

记者了解到,现在,本市不少区域都在开展适老化改造、缤纷社区改造等。许多老旧小区的无障碍设施正面临缺失,或无法应对导盲犬等新问题的情况。能否抓住城市微更新等契机,扫除建设无障碍环境的各种障碍,也是城市温度的“微体现”。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宋宁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