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智库丨韩国“失望”,韩日关系缘何坚冰难破?

2021-02-23 10:49:38 作者:浦江 来源:东方网·东方智库 选稿:桑怡

尽管春天正在姗姗走来,天气逐步回暖,但东北亚地区依然寒气逼人。自然生态如此,地缘政治气候亦然。不仅朝鲜半岛的无核化进程毫无进展,半岛南北关系依然冰雪难消,作为美国在东北亚的两大军事安全盟国的韩国与日本之间的关系,也持续处于冰冻状态。

首尔失望着急,东京依旧冷若冰霜

从韩国媒体的报道看,首尔有些失望,有些着急,但东京依旧一副冷面孔,一些舆论称日本方面似乎不为所动,甚至有点儿满不在乎地爱理不理。

文在寅2017年5月10日当选韩国总统并于当日宣誓就职。按照韩国宪法规定,总统任期5年,且不得连任。文在寅希望在任期之内让韩日关系尽快重回正轨,并推进外交、安全与经贸合作,减少两国相互怨恨对立情绪,但现在看来留给文在寅的时间不多了。对韩国和文在寅总统来说,修复改善韩日关系需要破解的难题一堆,既涉及内政,也涉及双边和多边外交,前景并不乐观。这也许是首尔比较担心且有些失望、着急的重要原因。

韩国三面环海,陆地上仅与朝鲜接壤,而朝韩关系又一直没有实质性和平稳性的改善。对于资源禀赋有限、国民经济严重依赖外贸的韩国来说,这样的外部环境造成了严重掣肘。

(资料图片:2017年5月9日,文在寅(前)在韩国首尔光化门广场向支持者致意。新华社记者 姚琪琳 摄)

文在寅主打外交牌,力图创造经济科技新奇迹

文在寅是明白人和精明人,自执政以来始终把外交开拓作为其施政的重中之重,以期通过外交拓展促进韩国经济快速发展,拓宽韩国对外经济贸易,在他领导下创造出韩国新世纪的经济科技新辉煌新奇迹。为此,文在寅先后提出了“南向政策”和“北向政策”,试图两面突围,扩大合作,拓展市场,充分发挥韩国的先进经济和科技优势潜力。

应当说,文在寅的外交和对外经贸合作是积极活跃的,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实质性和战略性的突破显然没有如愿以偿。尤其是韩国同日本的关系,自其执政以来不仅没有改善,相反明显倒退了。两国政治、外交关系的急剧冷淡恶化,直接导致了经贸等各种主体合作关系和产业链、供应链的中断。这对韩国来说不仅经济损失很大,而且在国内也引发了社会舆论的风波,甚至在一些方面影响到了美日韩军事安全合作联盟,日本很不满,美国也不满。

首尔期望美国施压,华盛顿另有考量

自上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以来,美国不断加紧对韩国的渗透和控制,韩国也一直把美韩关系看得十分重,将韩美军事安全同盟关系视为韩国外交和军事安全的重中之重。特朗普执政期间,尽管美国与世界多国包括同欧洲盟国龃龉不断,但特朗普与文在寅的关系和整个美韩关系还算是相对稳定热络的。

拜登上任后,文在寅积极拉紧与美国的关系,于2月4日上午同拜登首次通话长达32分钟。据韩方称,拜登高度评价了韩方的外交努力,强调美方保持与韩方同样的立场非常重要,今后愿与韩方就共同目标保持密切合作。双方重申韩美同盟是亚太地区和平与繁荣的关键,商定打造“作为共享价值的责任同盟”。

韩方对拜登的这番“鼓励有加”的通话很感兴奋,希望趁热打铁,进一步加强美韩同盟关系,促成文在寅总统早日访问华盛顿,并借韩美关系改善韩日关系。但据报道,美方随后即表态强调,韩国改善和加强韩日同盟关系对韩美同盟关系很重要。这实际上是在提醒甚或敲打韩国的对日关系态度,也因此使首尔不得不重视与日本改善关系。

文在寅外交遭质疑,被指韩国“三无外交”

文在寅自认为在外交上很有建树,但韩国右翼舆论却是另一番说辞。面对文在寅进入执政后期,韩国一些反对派舆论开始热闹起来。据韩媒报道,韩国前外务部(现外交部)部长、现任高丽大学名誉教授和峨山政策研究院理事长韩升洲,今年1月27日在接受韩国《中央日报》采访时,对当下的“韩国到底有没有外交”一事提出了严重质疑,指责称“现在韩国的外交很像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三无外交’”。“三无外交”一词源自美国现任国务卿布林肯2019年1月28日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的一篇批判特朗普外交的文章。布林肯在文中批评“特朗普的外交是无人才、无程序、无策略”。韩升洲称“韩国正是如此”。他批评韩国在外交事务上“总是感情用事,或把(国内)政治放在第一位,根本不会考虑到下一步”,在重要决策上缺乏战略思考。 韩升洲作为韩国外交元老的这番讲话在韩国引起了舆论风波。

韩国官员和亲政府的媒体立即对韩升洲的负面评价进行了批驳。韩国总统统一外交安全特别助理文正仁于1月25日在韩国媒体发表文章表示,他对一些媒体提出的所谓“韩国外交失败论”“难以苟同”。

青瓦台是很看重韩国内外舆论反应的。不管评价如何,目前韩日关系处于僵局是不争的事实,这让文在寅的心情很复杂。一些韩媒分析认为,在尚剩的一年多时间里,文在寅将不得不抽出一些精力来处理韩日关系,否则其执政遗产尤其是其相当看重的外交遗产难免会引发更多的争议,甚至招致诟病。

青瓦台调整外长,康京和依依惜别

在此背景下,人们注意到文在寅最近以来一方面继续扩展国际关系,同时在政府外交方面进行一些大胆的调整,包括任命郑义溶为韩国新外长,取代精明能干但态度比较强硬的女外长康京和。康京和在任职3年8个月后,依依惜别了韩国外交部,离任之际她称“将永远铭记这段人生中最有意义的时光”。文在寅这样做,显然有他的重大外交运作需要考虑。

(资料图片:韩国前外长康京和。新华社发 李相浩摄)

其实,自去年9月菅义伟继任日本首相后,文在寅就一直在做出一些对日积极姿态。韩媒注意到,去年2020年11月15日文在寅在青瓦台以视频方式出席“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首脑会议及协定签字仪式时,当菅义伟出现在视频画面上给予了热烈鼓掌,韩媒在报道中刻意突出了这一画面。

今年1月18日青瓦台举行例行新年记者会时,文在寅就涉日关系“发表了不同以往的破格发言”。记者会前,首尔地方法院作出判决,认定日本应对日军“慰安妇”受害者进行赔偿。文在寅在记者会上就此表示:“坦率地讲,的确有点令人困惑。”文在寅还就日本担心的变卖在韩日企资产问题表示,“无论是以强制执行的方式变现,还是通过判决方式实现,对于韩日双方都是不可取的”。韩媒指出,文在寅这番表态与在其在2019年新年记者会上明确表示“政府不能介入(韩国)司法判断”显然不同,“文总统此次发言是在为日方着想”。但日方并不买账。

韩方称已展现“诚意”,日本要求实际行动

韩国媒体抱怨说,尽管文在寅政府一直在努力改善双边关系,“但日方对韩方的冷淡态度始终未变。韩国为求和解已表现出‘自己的诚意’,然因日本要求过高,预计在新的一年里两国关系也很难改善”。

韩国媒体指责“日本到处对韩国公开表示不满”。如前日本驻韩大使富田浩司已于今年1月27日前往美国履新,但时过20多天了,其后任相星孝一大使仍未到任。韩国驻日大使姜昌一1月22日就抵达了东京,可由于日本应对冷淡,不仅未能拜访到菅义伟首相,甚至未能同日本外务大臣茂木敏充会面。在姜昌一大使2月12日向日方递交国书时,日方出面接待的只是日本外务省的“二把手”,即外务事务次官秋叶刚男,但秋叶刚男10分钟后就结束了与姜昌一的会面。共同社就日本政府的这一态度评论说:“这是一个信号,除非韩国改变态度不再重新提出历史问题,否则(日本)不会将韩国视为对话对象。”

韩国外交部长官郑义溶2月8日就任后,从第4天起就与周边国家展开活跃的沟通,但在半岛周边主要国家中,唯独与日本外务相茂木敏充的通话日程至今尚未敲定,韩媒报道称,其主要原因是“日方的态度过于冷淡”。

目前看来,日韩关系的回暖升温还远没到时候。如今文在寅被认为处于两头为难的境地,如果他对日进一步主动热络,难免会遭韩国舆论特别是国民和反对党舆论的讽刺、嘲笑和诟病,但若退缩或不能表现出勇气和果敢,仍以所谓的“韩国司法不能干涉”作为推脱,则文在寅不可能推动韩日关系的改善发展。

日韩关系错综复杂,修复关系谈何容易

韩日矛盾冰冻三尺,原因错综复杂,既有历史问题,也有现实问题。但主要是历史遗留问题所造成的两国隔阂、矛盾和分歧难以消除。日本在1910年至1945年间侵占了朝鲜半岛,对韩国长期奴役,给韩国造成了深重灾难,在韩国国民中留下了抹不去的伤痛。二战期间,日本强征大批韩国劳工和“慰安妇”。韩国认为,日本至今对这些侵略和虐待行为几乎毫无悔意。

文在寅上任之前,韩日关系就不大好。但由于韩日都是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盟友,彼此关系虽有紧张,然表面上有所缓解。两国于1965年签署了《日本与大韩民国关于财产及请求权相关问题的解决以及经济合作的协定》,作为战后日韩关系的基础共识。日本认为,据此日韩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已经解决,但该协定在韩国国内严重缺乏国民认同基础。

(资料图片:日本外务大臣茂木敏充。新华社/美联社)

文在寅上任后,韩国反日情绪高涨,韩日矛盾争端再起,且不断激化。2017年10月,韩国最高法院裁定支持二战时期遭日本强征的韩国劳工的索赔权。该判决引起日方强烈不满。时任日本外交大臣河野太郎称判决结果“令人非常遗憾且无法接受”,他认为《日本与大韩民国关于财产及请求权相关问题的解决以及经济合作的协定》已经解决这类索赔问题,并威胁如果韩国执意索赔,日本将考虑所有可能的应对选项。

韩国法院强硬判决,文在寅难有作为

2018年10月30日,韩国最高法院针对二战时期被强征到日本劳动的4名前韩国劳工的索赔案宣判,要求日本新日铁住金公司向原告支付赔偿金每人1亿韩元。文在寅2019年1月10日强调,围绕接连出现的要求日本企业进行赔偿的原劳工诉讼案,韩国政府只能尊重判决,日本应认识到这一立场。日本认为,韩国接连出现对日诉讼和索赔与文在寅政府的立场态度有关,至少文在寅没能从日韩关系的大局出发妥善处理好此类争端问题。

当时文在寅的对日立场很强硬,韩日争端急剧升级,日方从2019年7月起对韩实行贸易制裁“断供”,韩国以牙还牙。在美国调停下关系有所缓和,但问题根本没有解决。

尽管去年以来文在寅对日做出了一些缓和姿态,但日方认为青瓦台虚多实少,不予理睬。日本外务大臣茂木敏充1月19日在文在寅的新年记者会示好讲话后表示,“过去的几年里,韩国一直违反国际承诺,不执行两国间的协议。在这种情况下,仅凭韩国表现出了希望解决问题的姿态是很难的,要看韩国解决问题的具体提案去评价”。日本要求“具体行动”,而不是文在寅在嘴上说说而已。

韩国经贸科技严重受制于日本

可以预料,随着文在寅任期的日益减少,日方更不会软化立场,甚至不再期望在文在寅任期内改善日韩关系。而对文在寅总统来说,不能尽快改善韩日关系显然在多方面都是不利的。

抛开其它不说,至少韩国在经济贸易和科技上严重受制于日本。据2019年7月28日韩国经济研究院发表的《韩日主要产业竞争力比较及启示》的报告,2018年韩国从日本进口的产品多达4227项,对日进口依赖度超过50%的产品多达253项。韩国纺织用纤维产品的对日进口依赖度高达99.6%,化学工业与相关工业产品的对日进口依赖度为98.4%,汽车、飞机、船舶和运输机械等的配件和元器件对日进口依赖度高达97.7%。韩国的先进半导体、芯片等新科技产品的新材料也直接受制于日本。也许正因为如此,文在寅近来不得不做出主动改善韩日关系的姿态,但恐怕有些晚了。

(作者浦江为东方智库研究员)

东方智库原创稿件受法律保护,转载请联系电话即微信号19916759390。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东方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