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如何拍出更多精彩科幻电影

2021-02-01 06:47:36 作者:钟菡 来源:上观新闻 选稿:吴春伟

正在上映的电影《缉魂》前日票房破亿,豆瓣评分7.1分。很多人不知道这部电影其实改编自上海科幻作家江波的作品《移魂有术》,该作品还曾获第三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中篇小说银奖。

去年,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印发《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对科幻电影创作生产、发行放映、特效技术、人才培养等加强扶持引导的10条政策措施,被称为“科幻十条”。不过,电影《缉魂》在小说原始设定基础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科幻元素被削弱,甚至被观众看作是“悬疑片”。小说与电影的差异也让人思考:什么样的改编才算成功?

要场面还是要故事?

《缉魂》讲述在2032年,RNA“人脑复制”手术取得重大突破,罹患癌症等不治之症的患者可通过人脑复制重获新生,但也由此引发一系列有关身份、情感错位的思考。以犯罪、悬疑类型作品著称的导演程伟豪,在电影中融入爱情、悬疑、惊悚等各种元素,冲淡了原著中的科幻色彩,许多观众甚至没有意识到这是一部科幻片。

“大多数科幻小说的人物并不强,人们看中的是它的点子。将科幻小说改编成电影时,大多数好的改编只用了点子,再强化人物,设置冲突,推动剧情发展。”上海浦东新区科幻协会会长、华语科幻星云奖组委会委员顾备认为,从剧情角度看,《缉魂》的改编是成功的,但它的改编方式是典型悬疑片的方式,科幻成为其中一种元素。

“好的改编,应该是找到原作最迷人的东西,让它生长、丰富、完善地呈现出来。”在科幻电影学者、八光分文化影视总监西夏看来,科幻最核心的价值是惊奇美学,需要在由小到大的种种惊奇中建立一个异世界。“科幻不是叙事类型,而是美学类型,它可以嫁接到爱情、悬疑、灾难等各种类型上。影视改编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叙事结构中呈现科幻特有的美感。”

在这方面,《流浪地球》的改编堪称范例。在很多影迷看来,导演郭帆对美学风格的选择、对科幻类型叙事特点和美学特征的把握都相当到位。“但《缉魂》把原著中复杂的记忆移植过程简单化,惊奇感来自伦理。电影类型定位杂糅,好处是可以扩大类型圈层,危险是可能每个类型都没法做透,票房和口碑的纠结已经反映出这一点。”西夏说。

越是好的长篇越难改

从《移魂有术》到《缉魂》,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为科幻小说改编电影开创了另一种可能。“《缉魂》对科幻界的最大贡献是让大家认识了江波,除了刘慈欣,其他优秀科幻作家的作品也可以拍出好看的电影。”西夏说。除了《移魂有术》,江波的两部长篇代表作《银河之心》和《机器之门》也被改编成动画,预计于2021年推出。

“有没有大IP?”这是和影视公司接触时,西夏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什么叫大IP?”反问之下才明白,对方眼里的科幻大IP只有一种——刘慈欣的小说。“也许只有刘慈欣的小说容易被影视公司看中,管它懂不懂、有没有能力开发。可惜大刘作品的版权现在都冻结了,他不卖了,《流浪地球》之后抢得太疯狂了。”

“国内对IP的概念大多来自网络文学,更关注流量,科幻小说无法与其相比,圈外不太知名的小说作品改编起来当然压力小。”西夏认为,相比小说水平,更为影响电影改编的是小说的长度。长篇小说改编上需要做减法,中短篇则要做加法,制作方喜欢长篇,以为做减法比做加法容易,其实不然。

顾备也认为,越是好的长篇科幻小说越难改。“科幻小说的人物大多离现实空间遥远,影视化时要做很多改动。但对长篇小说而言,读者在阅读中脑子里已经形成了人物形象,导演缺少发挥空间,演员、改编如果不符合读者心中预期,很容易引发吐槽。”

科幻电影成投资风口

江波是上海浦东新区科幻协会的副会长,他的《移魂有术》机缘巧合被制片人看中,但并不是每个作家都有这样的运气。顾备介绍,上海浦东新区科幻协会成立于2019年,是我国境内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在民政局注册的专业性公益科幻协会。“我们帮助作者和投资方牵线搭桥,把全国优秀作品拿到上海来制作。上海有最好的编剧、导演、制作团队。”

国家扶持科幻电影发展的“科幻十条”出台后,陈思诚的《外太空的莫扎特》,开心麻花的《独行月球》等都相继立项,科幻电影正成为新的投资风口。西夏认为,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能感受到科技带来的影响,自然就会关注到科幻的讲述;而且科幻电影在好莱坞是最赚钱的类型。

“当下的科幻热也是打造更多上海出品科幻电影的机会。”顾备认为,拍摄科幻电影,制作环境非常重要。上海集聚了优秀的制作团队,以及阅文、咪咕、B站、抖音等内容平台,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在资本运作方面同样有丰富的经验。拍摄科幻电影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上海科技影都,可以提供特效拍摄、后期制作等全产业链便利。在上海拍摄,还可以享受到上海市广播影视行业协会提供的优质服务。上海也有促进上海电影发展专项资金等政策利好,为电影创作、人才培养等提供各种资助。“在上海能找到所需要的全部东西,拍摄科幻电影,上海的优势将越来越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