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留建筑卖光设备工业遗产价值削减 委员建议“做加法”

2021-01-24 06:57:55 作者:谢飞君 来源:上观 选稿:吴春伟

建议工业遗产的产权单位,抓紧时间向社会征集原产业的实物、文字、影像资料,充实工业遗产空间,再现原有产业印记。  ——市政协委员  吴榕美

  查资料,实地看,提建议……自从接触了上海工业遗产,上海市政协委员吴榕美的脚步便没有停下。

  2019年,九三学社市委学习委和市政协文史委联合组成工业遗产课题组,吴榕美在成员调查和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调查报告,并与其他87名市政协委员一起提出了“关于上海黄浦江、苏州河沿岸近现代工业遗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

  “上海是近代中国工业的发祥地,杨树浦路上有中国工业的很多‘第一’‘最早’。”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大型工厂历经转型、外迁或关闭,留下了丰富的工业遗产。2009年,市文管委经过普查,梳理出全市分布了290处工业遗产;2015年,市文物局公布上海现存300处工业遗产。

  但破坏也触目惊心。在普陀区的一个啤酒厂,德国的全套老设备,被拆下当废品卖了,后又花费上百万重新做一套新的当摆设;有的企业说老设备没地方放,也全部当废品卖了……有资料可查,苏州河十八湾,2009年时沿岸有100多处工业遗存,如今留下的不到三分之一。

  世界工业遗产保护的《下塔吉尔宪章》指出:如果机器设备或者部件被拆除,或者是如果构成遗址整体的辅助元素遭受破坏,那么工业遗址的价值和真实性将严重削减。上海的工业遗产经过一批专家奔走努力,目前留存规模可观。“然而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角度,现在的工业遗存的呈现尚有缺憾,需要‘做加法’。”目前的保护大多限于工业遗产建筑和建筑群,与之相关的工业肌理、工业景观等被忽视,还有大量的优秀工业遗产、工业街坊、工业区未得到保护和再利用。吴榕美多次建议工业遗产的产权单位,抓紧时间向社会征集原产业的实物、文字、影像资料,充实工业遗产空间,再现原有产业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