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评丨开门立法,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提供舞台

2021-01-21 09:29:20 作者:丁慎毅 来源:东方网 选稿:郁婷苈

在即将召开的上海“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若在会议间歇从浦东世博中心隔江而望,一定会留意到前几年停在浦西黄浦江畔的那条屡被问及的“旧船”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远望一号”。谁能想到,“远望一号”得以重新“启航”,最初竟源于上海闵行三中一名高中生的一个建议。(1月18日上观新闻)

高中生的声音,通过“人民建议征集”这一成熟的机制,成为了申城城市治理的真知灼见。为了更好地发挥人民智慧在城市治理中的作用,去年7月,上海市成立了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进一步“升级”人民建议征集工作。事实上,其他省市也有类似的做法,这也得益于全国人大开门立法的推动。全国人大在全国建立九个基层立法联系点、一个高校联系点,听取基层意见。

同样是在上海。在2020年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向立法联系点征求意见之时,上海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们向虹桥立法联系点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包括课外补习班的问题、教师惩戒权的问题、如何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的问题、家庭暴力的问题。其中一条写到,第116条提出“公安机关发现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等行为的,应当予以训诫、责令其缴纳保证金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对于拒不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的,可以没收保证金”的内容,鉴于每个未成年人家庭经济条件不一样,建议修改为对发生此类情况的监护人予以教育为主。这一建议最终得到了采纳,在最新发布的未保法中,删除了缴纳和没收保证金的内容。

开门立法,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提供舞台。青少年的成长,以及他们对家庭和社会的感受,学生们对身边人身边事都有相当的发言权。他们提建议的过程,融合了个人思考、调查研究、搜索资料、敲定提纲、写作修改各个环节,这需要很好的体格、丰富的学养、密切合作的团队精神,不耻下问的良好学风。而其达到的目的恰恰与青少年的“四大素质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相契合。

这是素质教育的好形式。所谓素质教育,并不是简单地设立几个琴棋书画培训班,也不是单纯地去乡村体验体验生活,更不是机械理解下的少留作业,其真正的内涵,乃是培养孩子的健康的体格、健全的人格,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现在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对这一发展成效的综合性检验,鼓励中小学生为人大、政府提建议,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这可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可以激发学生青少年群体、关心社会、关注国家大事的热情。它既开阔了学生视野,扩充了学生知识储备,更锻炼了学生调研、社交、实践、信息收集与处理、课题探究等多方面的能力。这正是学校教育全面育人、多元化育人、重能力育人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是学生一次自我教育的过程。这样的活动,可以把多个素质教育形式融为一体,把加法效应变为乘法效应,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各地有必要出台鼓励政策,让中小学生提建议活动在校园开花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