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快评丨柔性的“禁止外放”规定,彰显城市管理智慧

2020-12-01 14:57:37 作者:木子 来源:东方网·东方快评 选稿:桑怡

从今天起,新修订的《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正式施行,其中新增了禁止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的规定。

这一规定及时出台,符合市民大众的期待。网上,很多市民表示“苦手机外放噪音久矣”,因此,对于新规定明确表示支持和欢迎,大家还建议将这一做法推广到其他公共交通和公共场所。

上海地铁方面表示,对于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工作人员和执法队会进行劝阻。另外,也将逐步在列车车厢内张贴标识,提醒乘客使用电子设备时禁止外放声音。

但需要指出的是,上海地铁“禁止外放”的规定,不是强行规范,也不带有处罚措施,而是地铁乘客的文明公约和守则,主要依靠乘客自觉遵守、互相监督,以期达到提高公共文明、提升公民素质的效果。

熟悉《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的市民乘客肯定知晓,《守则》自2014年开始实施以来,一直是一项“柔性”政策,是以文明公约的形式,对乘客行为进行约束,倡议共识行为,提升文明氛围。比如,《守则》实施之初,就有“地铁禁食”的规定,同样没有罚则。但规定出台后,受到很多市民关注,并愿意自觉遵守公约。半年后,地铁方面表示,半年里,并没有处理过因为禁食引起的纠纷。也就是说,乘客能自觉遵守“地铁禁食”的规定,即便有人吃东西,也能通过乘客之间互相劝阻、地铁工作人员劝阻,不再进食。而对于确实需要进食的婴幼儿、老年人,其他乘客也能表示理解,并没发生过纠纷。

可以说,这就是“柔性”政策的作用。一方面,“柔性”政策像一面镜子,让大家自觉照一照,正衣冠、守礼仪,不踩道德底线,提升整体文明氛围。另一方面,无罚则,靠自觉,循序渐进的提升文明程度更长效、更持久,有助于市民形成习惯,入脑入心,化为行动。同时,还能避免由于执法人力限制,出现今天查、明天不查,查了某些人,而放过某些人,执法不全面、不公正的问题。

当然,作为禁止性规定,其更多的意义在于出现纠纷后,给处理处置提供了法规依据。比如,对于“手机外放”还不听劝阻、态度恶劣的人,可移送轨交公安依法依规处置。

正如有些专家举例谈到的,现在很少有人会随地吐痰,这并不是由于处罚带来的效果,而是城市居民自我文明意识的提高带来的变化。通过“柔性政策”逐步改善不文明行为,让市民经过长效努力,达到整体文明素质提升,是城市治理中间,精细化、智慧化、人性化的体现。

真心希望,这样的“柔性政策”让人民城市变得更美,也希望这样的“柔性政策”能得到每一位市民的共同支持与维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