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评丨喜闻“95后”职校生成为最年轻技术能手

2020-08-24 10:08:46 作者:刘纯银 来源:东方网 选稿:郁婷苈

2017年上海市工程技术管理学校毕业生邱仙发,经学校推荐来到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某下属研究所进行岗位实习。在这个从事航天重要装备产品研制、生产与试验工作的国家重点科研单位,邱仙发的爱国情和责任感被激发了,仅用了三年,他就成长为研究所最年轻的技术能手。(8月22日东方网)

航空航天、国产大飞机、先进武器装备……这些过去与中职校毕业生相距遥远的行业和领域,如今彼此都不再陌生。这不,近年来上海市工程技术管理学校紧密对接上海振华重工集团、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等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效。近三年,光是进入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工作的毕业生总计近百人。

按理说,我国有这么的工厂,这么多的制造业,大学毕业生很容易消化吧,事实并非如此。大学生不想当工人,工厂对大学生需求也不大,造成工厂缺人、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两难局面。

但一组资料显示,我国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我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虽超过1.65亿人,但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21.3%,其中高技能人才4791万人,仅占就业人员总数的6.2%。从2018年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预计在此期间,全国企业高技能人才缺口将达2200万人。相反,在德国,由于对技工的尊重在世界首屈一指,高技能更是人才辈出,他们以精湛的工艺技术创造了享誉世界的“德国制造”,牢牢占据欧洲领头羊的位置。

当前各地已充分认识到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重要性,深刻体会到人才对推动地方创新发展的发挥着重要作用,纷纷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出台引才计划,开展招才活动,有些地方甚至为人才提供“超市民”待遇。为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一些城市出台一些优惠政策无可厚非。但让担忧的是:一些地方却把人才与高学历划等号。

殊不知:学历文凭只是人才能力一个方面的参考。在一定程度上文凭只能证明书读得好,与能力并不能划等号。同时,人才与普通劳动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线。人才一般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的人,但如果仅仅以教育水平的高低来衡量一个人是不是人才,未免有失偏颇。何况全中国数以万计的成功创业者,并不都是靠学历来打天下的。相反,也有一些人虽然有大学文凭,但他们只会考试,对课本外的技能一窍不通,以致就业时处处“碰壁”。

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世界工厂,不仅需要大国工匠,更需要弘扬工匠精神。这就需要全社会,尤其是政府职能部门破除“人才=高学历”惯性思维,强化“技术蓝领也是高级人才”的思想,尽快从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收入待遇、舆论宣传等方面全方位推进,让技术工人有尊严、有地位、有前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