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延续科幻热 麦克尤恩、刘慈欣新作首发

2020-08-18 07:10:53 作者:包永婷 来源:东方网 选稿:费一妍

东方网记者包永婷8月18日报道:从伊恩·麦克尤恩关于人工智能新作《我这样的机器》,到刘慈欣担任顾问并参与撰写的“科学家带你读科幻”系列丛书,多部关注“科幻”“人工智能”等热点的作品在2020上海书展上首发。

机器人到底有没有意识?

“我认为最优秀的科幻小说写的并不是未来,写的就是当下。”伊恩·麦克尤恩曾这样表述对科幻作品的理解。在朵云书院旗舰店举行的麦克尤恩新作《我这样的机器》发布会上,作家小白表示,80年代是麦克尤恩进入英国作家圈的时期,也是机器人的概念最初出现在他脑海的时间,带有作者强烈的个人印记,虽然这是一本科幻作品,但亦可理解为一本群体自传。

与大多科幻小说描绘未来不同,麦克尤恩将故事线放在了1982年平行世界的英国伦敦,但作者悄然改变了历史的发展进程:英国输掉了福克兰群岛之战,“人工智能之父”图灵也没有自杀,而是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并推出首批机器人产品——男合成人亚当和女合成人夏娃。主人公查理利斥巨款买了一款新型人形机器人“亚当”,与女友米兰达计划共同编程为其赋予人性,却不料三人陷入了奇怪的三角关系……

小说涉及的内容与时下人们关注的话题密切相关:人与机器人的关系、机器人的自我意识、人工智能发展的界限。“这本书虽然主题是机器人,但其中有不少令人惊艳的细节,其实在向人类和大自然致敬。”亚马逊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铮表示,机器人到底有没有意识?麦克尤恩并没有直接回答,但机器人拒绝被关闭的一幕让一切昭然若揭。

科幻故事借助什么科学知识起飞

随着教育的普及,科学意识将逐渐成为每个人基础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科幻焕发出了孩子探求知识的好奇心,让孩子即使在长大以后,依然会遵循科学素养,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

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科学家带你读科幻”系列丛书在上海书展首发。丛书中的空间探索卷《木星时代的黎明》中,想象未来我们到木星和太空中的其他地方去探索;《时空捕手》中涉及到的时间旅行,通过乘坐时间机器回到过去或者跳跃到未来。虽然这些在当前的科技水平或者科学理论体系下还无法实现,但是通过科学幻想,让孩子得以体验奇特美好的未来场景。

“当下的课程改革,其实倡导的是单学科教育向多学科甚至跨学科转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尹传红表示,能够让小读者通过一套书理解和学习创新思维、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是编纂“科学家带你读科幻”系列丛书的初衷。丛书邀请刘慈欣为顾问,以科普科幻的形式,将内容精彩、引人入胜的科幻小说以时间旅行、太空探索、生命科学等八个角度分类成册,并邀请专业领域的科研工作者科普相关知识。通过有趣的科幻故事打开视野,同时通过科普解读,讲解刘慈欣等著名作家的科幻作品是借助什么科学知识起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