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影响因子从2到20! 这本上海“出品”的科学期刊是如何做到的?

2020-08-14 15:03:18 作者:解敏 来源:东方网 选稿:项颖知


东方网记者解敏、柏可林8月14日报道:15年时间,一本科学期刊的影响力如何实现从2到20的突破?在2019版最新期刊引证报告中,由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化与细胞所)与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主办的英文期刊《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影响因子提升至20.507。这是中国自主创办的期刊影响因子首次超越20,从此成功跻身于竞争激烈的国际顶尖学术出版阵营,为提升我国学术期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促进生命科学的原始创新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

日前,在位于上海徐汇区岳阳路上的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细胞研究》编辑部,期刊常务副主编李党生与编辑部主任程磊接受了东方网记者的专访,并展示了编辑部的日常工作。

《细胞研究》以英文月刊的形式出版生命科学领域高质量原创性研究论文、权威综述及快报等。编辑团队目前有8人,全部为相关专业博士学历,部分还有海外留学背景。科学期刊的编辑与人们通常理解的杂志、书籍的编辑有着很大不同。程磊告诉记者,编辑的日常工作要对科学家投稿的文章进行初筛,判断作者稿件的学术性是否符合期刊要求;“初步过关”的稿件将由编辑送外审专家进行技术审核,意见返回之后作者要对文章按要求进行修改;最后还要经过编辑对稿件进行科学文字的修订才能正式刊出。

这本期刊的创立最早可以追溯到30年前,1990年原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姚錱院士创办《细胞研究》,并为之辛勤耕耘十余载。当时中国生命科学的发展还没有现在的规模,科研工作与国外的交流较少,在英文媒体上发表文章也很困难。“姚院士办刊的宗旨就是建立一个促进我国与国际间细胞生物学交流的平台。”李党生说,这份杂志的创立为中国科学家提供了对外交流的窗口,为日后参与国际竞争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如果说杂志前15年的发展做到了在强手如林的学术期刊领域存活下来并且被重点数据库收入,那么后15年至今则随着中国科技发展的脚步迎来了直线上升期。2005年,时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的裴钢接任期刊主编,2006年原任美国《细胞》杂志编辑的李党生应裴钢之邀出任《细胞研究》常务副主编。同年,期刊启动了与国际著名出版集团英国自然出版集团(NPG)的合作,率先迈出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化步伐,通过NPG平台“借船出海”,借助其成熟的营销体系,为期刊提供了面向世界,吸纳世界范围受众的机会。

“后来者”如何与科学家达成“革命友谊”

当时的《细胞研究》在国内生命学领域表现不俗,但离国际水平还有一大步。 作为学术期刊领域的“后来者”如何吸引优秀论文来投稿,第一步往往是最难的。“任何科学家用3-5年时间作出的研究成果,总会想把它投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高水平的科学期刊上。”在当时作为一本影响因子只有2的期刊,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让“齿轮”转起来。为此李党生和编辑团队不甘于坐在编辑部里等论文“从天而降”而是“主动出击”,有时他们甚至帮科学家在其他知名期刊上发文章。

“发表研究成果不仅仅是简单的送稿、审稿的过程。我们的编辑团队会为投稿的文章提出建设性的批评意见,如何组织文章架构,如何修订科学文字,不同层次的期刊需要怎样的设计,这些意见都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发表的文章更完善。”很多科学家通过与期刊的长期交往,自己的科研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在了解这个团队真正的实力之后,越来越多科学家愿意在这里发表文章,编辑部也有更多机会收到有质量的投稿,又因为高质量论文的发表,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就这样走上了期刊发展的良性循环。

“为科学家服务,为科学发展服务,这是我们办刊的初心。”程磊说,“期刊本质上是一个平台,平台做得越好,越能吸引到更多的科学家在上面展示他们优秀的科研成果。”科学家们往往没有节假日、周末的概念,当他们全身心地在做创新探索的时候,我们也要尽可能在第一时间给到回应,帮助作者争取时间。对特别优秀的稿件,采取“快审快发”个性化服务,最快72小时返回审稿意见。

有些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因为创新性太强,要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并不容易。面对激烈严酷的科研竞争,这时就需要编辑凭借着他们的专业素养“慧眼识珠”,敢于将成果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质量发表出来。2014年清华大学俞立教授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新的细胞器,这无异于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新的星球。当时他向国际顶级杂志投稿,但因为没有功能性的数据支撑而被拒稿。而《细胞研究》认为,这是一个很有远见的创新发现,大胆地将文章进行了刊发。5年后,作者拿出功能性的数据,他所开拓的新科研领域也逐渐被学界所认可。

《细胞研究》编辑部主任程磊

“我们不会因为科学家的名气而对某些稿件‘另眼相看’,判断稿件的唯一的标准只有它本身的科学价值。”过去15年,裴钢院士没有向编辑部托过一篇人情稿。“对于我们这个人情味特别浓厚的国家,做到这点是非常难得的。但这也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在这样的氛围下,我们得以按照科学优先的理念处理每一篇稿件。”

严谨的办刊风格也获得了“圈内”人的认可。“有些‘大咖’在我们这里是被退稿退成熟人的。虽然退稿本身并不是件愉快的事,但我们会对每一篇退稿稿件作出说明,指出其中的缺陷在哪里。大部分科学家还是能够理解并认同,下一次还会继续在我们这里投稿。”

“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十几年来,在期刊的平台上聚集了一批优秀的科学家,编辑部与科学家之间建立起了‘革命友谊’,这样的模式在其他期刊很难找到。”

李党生告诉记者,现在《细胞研究》每年都会获得稳定的政府资助项目经费,再加上向国外机构收取的订阅费用,基本上没有太大的营收压力。“我们并没有考虑太多盈利的事情,科学研究始终有它的公益属性,最终目的是为全人类的发展服务的。”同时,他也提出自己的一个愿望,希望今后能将办刊的项目经费,参照科研项目经费模式,允许发放一部分作为编辑人员的绩效奖励。期刊编辑需要同时具备编辑和科研能力,还面临知识更新快的挑战,需要经常学习,才能具备评审相关论文的能力,对人才的整体要求很高。“如果能把更多的经费用在人身上,将更能体现科学期刊编辑作为人才的价值优势。”

影响因子突破20远不是终点

影响因子是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它通过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总数来得出。

对于“20”这个数字,李党生反而看得比较淡。他认为,科技出版和科学研究是“手牵手”的事情,相互影响,相互成就。《细胞研究》的异军突起首先要归功于最近十几年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学术水平的突飞猛进,为期刊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我们将它当成期刊发展过程中一个类似‘路标’的事件。更重要的是在数字背后办刊的质量在不断提升,越来越得到世界范围内科学家们的认可。随着期刊的口碑和威信的提升,影响因子的提升也是水到渠成之事。而期刊水平的提升,也将与我国科研水平的提高形成良性互动,提升中国科研在全球的影响力。”

李党生坦言,“时至今日,在生命科学领域最为人所熟知的世界超一流期刊依然是《科学》《自然》《细胞》三大刊,其中两本在美国,一本在英国。我们希望未来在中国、在上海,能够燃起一颗新星,就是我们的《细胞研究》,能够与“三大刊”相抗衡。那对全世界的科学家而言,也将有更多的选择,同时可以得到更好的服务,最终必然将推动整个学科的进步发展。”

“《细胞研究》未来的目标也绝不仅仅是影响因子的提升,而是要服务国家的战略需求。”在《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中曾强调,科技期刊要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坚守办刊“因子”,成就一流期刊,承载使命任务。“现在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优势,也有了底气,向着创建世界一流期刊的方向不断努力。”

“上海模式” 学术期刊引领科创中心建设迈上新台阶

《细胞研究》如今对于中国科学家而言已不仅仅是一本期刊,更是一个受到国内和国际同行广泛认可和借鉴的高端学术平台。它为探索我国科技期刊作为“后来者”如何在国际学术出版阵营中实现突破和超越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模式。

五年前,《细胞研究》还创办了全新的以开放获取模式运行的子刊《细胞发现》(Cell Discovery),探索强刊加大刊的创新发展模式,以捍卫科学话语权,并逐步积累科研大数据。今年《细胞发现》影响因子达到6.255,在195种细胞生物学领域期刊中排名第42。

近年来,上海科技期刊成绩斐然。中国目前共有九种本土学术期刊影响因子超过10,其中1/3出自上海。除了《细胞研究》高居中国期刊世界排名榜首外《纳微快报》《分子植物》也位列全国前十。如今《上海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也正在制定,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过程中,科技期刊发挥越来越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正随着科创中心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