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人类生命共同性 “海浪——历届上海双年展文献及作品展”在沪开幕

2020-08-02 11:55:46 作者:郑倩 来源:东方网 选稿:杨宜修

7月31日,“海浪——历届上海双年展文献及作品展”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吸引了众多中外观众参展。

图片说明: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重现51位/组国内外艺术家的60余件历届上双参展作品,涵盖绘画、装置、影像等多种形式。展览作品多来自于中华艺术宫(原上海美术馆)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历年来的上海双年展藏品。

展览设置两条相互对照的文献线索,分别是以大事件串联的时代发展脉络,以及由诸多艺术家提供的私人物件、照片、资料所形成的个体文献。通过将个人记忆汇聚入历史汪洋的叙事框架,展览谱写出一段独具情感、波涛涌动、奔流不息的上双过往,以期在一个被迫减速与停摆的后疫情时期,给予观者引古证今的感触与启迪。

图片说明:展览展出的个体文献

图片说明:布面油画作品《红房间》,作者张正刚,由城市钢筋水泥建筑制造的隔阂、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关系引发的思考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策展助理黄彦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上海双年展从创立伊始便蕴涵、呈现了种种历史痕迹和个体记忆,见证并创造了新的艺术现场和时代图景。本次展览题目“海浪”引自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同名小说,隐喻时代和历史对个人留下印记就像海浪冲刷海滩留下痕迹一样。

“‘海浪’”不仅是对上海双年展过往的回溯,也是一次对人类生命共同性的追问——籍以对艺术家作品隐藏的历史境遇和个体生存状态的梳理,思考艺术之于个人、个人之于他人和世界的关系,在当下疫情背景下更具启发意义。”

图片说明:单频录像作品《1,2,3,4》,作者周滔,思考在现代企业管理最具效率模式的表象下,透露出的是人口的快速聚合与流动、社会结构的剧烈转型。

创立于1996年的上海双年展,最朴实的初衷便是为中国艺术家构筑与世界有效交流的平台,为中国观众打开一扇了解全球最前沿艺术思考和创作的窗口。24年来,上海双年展始终处于一条不断自我革新与拓展的前进之路,扎根上海本土,“以上海这座城市为母体,以跨文化、跨领域的方式演练东方城市发展中的一系列命题”。

图片说明:第三届上海双年展策展人李旭为本次展览所书寄语

经过数代美术馆从业者的学术坚持,上海双年展已成为国际最重要的艺术双年展之一,更是上海城市更新和文化生产的重要源泉。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典藏主管、展览部主管项苙苹看来,上海双年展的重要性在于对观众理解当代艺术的启蒙,通过当代艺术作品关注思想冲突最激烈、社会问题最尖锐的领域,回答形而上的问题。

据悉,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将于11月10日盛大开幕,持续至2021年6月27日,将是迄今为止时间跨度最长,与上海城市历史连接最广泛的一次双年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