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裁缝店开成“博物馆” 这位宁波师傅不简单

2020-07-06 15:55:15 作者:柏可林 来源:东方网 选稿:李宗焕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7月6日报道:“红帮裁缝”是中国历史上响当当的一个行当。故事要从清末民初说起,宁波当时作为最早与国外通商的口岸城市之一,有不少宁波裁缝曾为外国人裁制服装,“红帮裁缝”指的就是这群手艺人。来自宁波的红帮裁缝来到老上海,把西式服务业或修造业也带到了这座远东大都市,由此构成了近现代中国服装史的主体。

在现在的长宁区凯旋路上,一个不起眼的门面却别有洞天。店主吕方,是地地道道的红帮裁缝。1992年,这个宁波奉化小伙子只身来到大上海闯荡,先在徐汇区租了个门面房做裁缝生意。十年前,店面搬到凯旋路,起先只有30平米,后来扩展到了90平米,还把裁缝店打造成了一个“博物馆”,刻满老上海的烙印。

专营改衣服,把有故事的传家宝改出环保时尚味

在上海打拼三十年,吕师傅的手艺早已远近闻名。但他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只改衣服,不做衣服。

“改衣服对手艺的要求更高。”吕师傅说,但这不是重点,关键是他认为改衣服更有意义。“以前,人们总是把穿旧的衣服拿来改。现在生活富裕了,很多人拿着国外名牌到我这来,要改得修身一些,因为欧美版型偏大,并不适合中国人的体型。”吕师傅说。

十年里,吕师傅改了上千套衣服,他说内行看门道,门道就在改制的细节之处。“比如这件西装背面袖子的接缝处,”吕师傅拿起一件格子西装说,“仔细看,格子线条都是能对上的,这就是细节。”每一颗纽扣的朝向,每一处花纹的对称,都体现着细致入微的匠人精神。那么多年下来,吕师傅的回头客越来越多,有的客人还与他成为了志同道合的挚友。

吕师傅一直在思索,作为一个裁缝,自己的使命是什么?“我之所以喜欢改衣服,是因为我想把有温度的东西传承下去,把不合身的旧衣服改得环保、时尚,把海派文化接力给下一代。”时代在变,人们的服装需求也在变,但吕师傅认为,服装也是文化,文化总有不变的根。

打开裁缝店大门,老物件博物馆免费参观

刚搬到凯旋路1408号时,吕师傅的店面只有30平米。“对裁缝来说,一个小隔间足够放得下工具就行了。”然而,做这行时间越久,吕师傅越觉得我们民族的服装比如中山装、长衫、旗袍,都越来越边缘化了。于是,六年前,吕师傅决定把门面扩大到现在的90平米,裁缝店成了“博物馆”。

满屋挂着的长衫、旗袍,1895年上海造的缝纫机,二八杠的永久自行车,黑白屏的金星牌电视机,老式箱包、帽子、鞋子、拐杖……一屋子的老物件,有些是吕师傅自己从国内外淘来的,有些是客人朋友送的。“还有老客人把压箱底的传家宝送到我这里来展览,希望能被懂的人欣赏,遇伯乐知音。”吕师傅对店里的每件老物品都如数家珍。

吕师傅还自费制作了近百件长衫旗袍,挂在店里,供市民免费到店试穿体验、拍照传播。久而久之,年轻的上海人、国外的留学生、年过花甲的老夫妻,都被中国传统服装文化所吸引,成了常客。

采访时,一位顾客,同时也是吕师傅的朋友冒着大雨来到店里。“他的店已经不仅仅是一家裁缝店了。”这位顾客说,“倒更像是一个公共客厅,有温度,有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