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别扭到习惯 垃圾分类一周年,拎得清的上海人交答卷

2020-07-01 09:44:56 作者:柏可林 来源:东方网 选稿:潘丽娟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7月1日报道: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自2019年7月1日正式施行,至今正好满一年。一年间,从“别扭”到“习惯”,从“不会分”到“我要分”,从“一个筐”到“四个桶”,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上海市民的开门第七件事。

对于这座超大型国际化大都市来说,垃圾分类能够顺利全面推进,与人人参与、自觉行动密切相关。今年,上海市垃圾分类工作逐步由攻坚战转入持久战。开弓没有回头箭,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邓建平表示,今年上海将继续推进顶层设计体系化、投放管理精细化、全程分类标准化、监督管理信息化,“提高居住区和和单位分类达标率,完善两网融合体系,加快处置能力建设。”

一小区一方案,市民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

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并没有一个死板的模式供所有居民区或单位“拷贝不走样”。客观环境不同,人口构成不同,因而垃圾分类的推行方案也应因地制宜。

闵行区浦锦街道是上海最年轻的街道之一,7月2日即将迎来成立五周年的生日。街道辖区内有23个居委9个农村,既有高档别墅区、又有世博家园大型居住区、还有农民动迁安置基地。

去年5月,浦锦街道茉莉名邸居民区党支部率先在红醍半岛小区正式打响垃圾分类第一炮。“当初做出楼道撤桶的决定,受到了一些质疑声。原本打算在小区主干道上按10米间隔设一组干湿垃圾桶,但能够参与志愿者服务的人手紧张,许多人对垃圾分类保持观望态度。”回忆起去年经历的挫折,茉莉名邸居民区书记周文龙用三言两语轻轻带过。

垃圾分类,必须做!茉莉名邸居民区党支部迎难而上,倾听居民的声音,采纳居民的意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最终因地制宜采用了“垃圾桶驳运班车”的定时定点投放模式。现在,这种外形像垃圾桶公交的驳运班车已经被居民们广泛接纳,并起了个昵称叫“绿色专列”。

“我们借鉴的是台湾地区垃圾分类前端‘移动投放’的做法。”周文龙介绍,“这样的移动分类车兼具宣传和投放功能。”值得一提的是,物业公司主动提供增值服务,出资购买并改装了移动分类车。

“后来党支部又引导居民共商共议,投放时间、投放地点、行驶路线等均听取居民意见,最终细化了符合本小区居民生活习惯的‘五定’工作法,也就是定时、定点、定岗、定区域、定志愿者,引导居民在指定时间有序分类投放垃圾。”周文龙说。

一年下来,“绿色专列”博得了居民们的好感和肯定。家住9号楼的一位居民告诉记者:“距离我家最近的是1号站点,如果错过了还可以去下一个站点扔。真的像等公交车一样,很有参与感,用上海话讲‘蛮啧劲的’!”

据统计,一年来,红醍半岛的湿垃圾收运量由平均每天5.5桶增加到16桶,分类人次从最初的100人次/天,增长到现在平均800人次/天。更为明显的感触是,垃圾分类实施以来小区环境变好了。“刚开始担心垃圾桶撤掉,我们倒垃圾不方便了。可现在看来,垃圾桶数量减少,小区蚊蝇也跟着减少,地面也整洁了,住在这里很舒服。”居民们齐齐为垃圾分类点赞。

一网统管,垃圾分类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沿街商铺由于业态复杂等原因,在过去管理相对薄弱,是垃圾分类“最后一百米”的治理难点。不过,这一难题在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找到了新的解决思路。

“亲爱的商户,定时定点投放车辆即将到达,请您按照垃圾分类投放标准配合投放生活垃圾,谢谢!”每天上午8点和下午13点,枣阳路、桐柏路、花溪路和兰溪路的商户们都会分别收到一条来自“普陀垃圾分类”公众号的收运提醒,告诉商家收运车即将到达。

商铺们把已分类的垃圾和IC卡准备好,等垃圾收运车到达门口时,将垃圾投入垃圾桶内,并把IC卡靠近环卫工人手持的智能感应器上打卡。“滴”的一声,显示“已收运”后,投放即完成。

倒垃圾为什么要打卡?原来是沿街商铺首先签约《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承诺书》,获得实名认证的蓝鲸智能IC卡。商户关注“普陀垃圾分类”公众号,在线上填写商铺名称、电话号码等信息,完成后台数据库完善,做到“一店一档”。定时定点垃圾收运车及流动收运车上都安装上了一套智能感应设备,每次商户投放垃圾打卡后,商家倾倒垃圾的数据信息都将同步传输至后台。

监管员通过商铺巡查系统查看实时的收运数据和统计信息,以及巡查人员检查处上传的相关问题和照片,对分类不合格和连续多日未打卡商户进行跟踪监管,做到第一时间触发响应、第一时间跟踪派单、第一时间承接处置。通过一网统管大数据平台的应用,商铺的达标率从68%提高到90%。

对于商户来说,这样上门收垃圾,省下了很多精力,有利于改善营商环境。对于整座城市而言,一网统管应用于垃圾分类,融合城市执法、市场监管、网格管理等平台数据以及社会信息,做到管理、执法、作业与参与“四位一体”,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居住区市民正确投放率超95%,“上海实践”逐步形成

演绎新时尚、答好治理卷,经过一年来全上海市民的共同努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上海实践”逐步形成。广大市民垃圾分类热情高涨,居住区市民自觉正确参与垃圾分类投放率达到95%以上。即使在疫情期间志愿者完全撤守后,2/3小区依然能够坚持做好破袋投放、自觉分类,1/3的小区有分类实效。

垃圾分类一年来,末端处置也感受到了明显变化。上海城投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总经理朱四六介绍,“分类后的干垃圾热值大幅提高,每吨垃圾发电量增加。由于垃圾性质变化和焚烧过程更稳定、彻底,可减少二恶英和重金属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同时,垃圾含水率降低,渗滤液产生量减少,可以减轻污水处理负荷,对于整体污染控制也非常有利。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邓建平认为,上海的垃圾分类已经进入了常态化、长效化、规范化时期。他总结这一年来的垃圾分类工作成效,可以用“加、减、乘、除”概括:

“加”——资源化利用实现增量。截至今年5月,全市可回收物回收量6266吨/日(同比增长了89.2%),湿垃圾分出量9796吨/日(同比增长了58.9%),有害垃圾分出量3.1吨/日(同比增长18倍),资源化利用效率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35%;

“减”——干垃圾处置量减量为15351吨/日(同比下降25.4%);垃圾填埋处置比例下降,从41%下降到20%;

“乘”——垃圾分类社会效益倍增。市民垃圾基本养成分类习惯,居住区垃圾分类达标率从2018年的15%倍增到90%;

“除”——环境污染点大幅减少。撤桶并点、定时投放后,住宅小区环境改善;废物箱减少后,道路公共场所环境卫生保持良好;处置设施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以某焚烧厂为例,垃圾分类以后二噁英监测浓度在达标排放的前提下,又下降约90%。

据统计,目前,上海干垃圾焚烧和湿垃圾处置总能力达到约24350吨/日,其中干垃圾焚烧能力达到19300吨/日,湿垃圾处置能力约5050吨/日。邓建平介绍,今年上海要巩固提升分类实效,完善两网融合体系,完成6000个可回收物服务点、170座中转站和10座集散场标准化审核。

此外,今年上海还计划新增干垃圾焚烧能力2000吨/日,干垃圾焚烧总能力达到21300吨/日,新增湿垃圾集中处置能力1450吨/日,湿垃圾就地处理能力500吨/日,湿垃圾处理总能力将达到7000吨/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