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东方快评 丨“微更新”展现城市温度

2020-06-30 09:12:46 作者:江曾培 来源:东方网 选稿:王珂然

日前,新华社有条电讯:上海百年老弄堂“微更新”后迎巨变。讲的是南京东路街道辖区内的江阴路72号,是一个老旧小区,26户居民约80%为60 岁以上老人,住的虽是小洋房,但这些房屋都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陈旧老化,空间拥挤,楼梯陡峭,如厕洗澡不便,“以前就是三个字:脏、乱、差。”从去年起,这里以“微更新”的方法,实施了综合性改造,如今“旧貌换新颜”,老洋房变得宜居了,居民们笑逐颜开。

上海作为国际性的现代化大都市,高楼大厦林立,但也不乏“穷街”陋室。有些房屋虽然不是简陋的平房棚户,而是像江阴路72号那样的小洋房,但由于建 造年代长久,加以居住人口超出原来的设计,“陈旧老化,空间拥挤”,居住十分不便。这点,我有切身体会。多年前,我曾在淮海中路一条新式里弄住过,虽然住 的是花园洋房,但由于原为一家一户的小洋房,却有了“七十二家房客”,大家共用厨卫,拥挤不堪,极不方便。再加上房屋老化,今天水管漏水,明天地板摇晃,居住常常伴着烦恼,居民都 想能换一个有独立空间的居所,哪怕空间小些也好。改革开放以后,适应市民改善居住条件的要求,上海在不断推进“旧改”工作,让市民的居住条件不断得到改善。

多年来,“旧改”的一个重要方式,是通过“动迁”方式,让一批又一批的住房困难户告别陋室老屋,欢天喜地的迁入了宜居的新房。这项工作仍在继续积极推进。同时,近些年来,也越来越重视用“微更新”的办法,来改善一些老房子的居住条件。动迁引发的大拆大建,带来了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但也毁了一些应当保存下来的历史文化遗存。在增量土地不再供应、只能盘活存量资源的当下,需要着力改善存量空间的环境品质,“微空间”更新就势在必然。“微空间”更新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改造居住环境,美化社区环境,优化城市环境,就连自行车停车区优化、人行道栏杆等设施的优化以及户外临时构筑物设置,都属微更新的内容。微更新是城市建设走向精细化、品质化的必然选择,看似小修小补的微更新,相比起大拆大建是更温情更进步的一种城市更新模式。

基于此,多家媒体都显著地刊载了新华社这条老弄堂“微更新”的报道 。江阴路72号的变化,生动地阐释着这个重要理念——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如今,类似的“微更新”改造,正在上海多个地区不断推进。住房的“微更新”,如同“在线经济”一样,都是“中国的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