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记|人民城市,黄浦江畔谱写美好生活新篇章

2020-06-24 09:41:23 作者:张海盈、汪伟秋 来源:东方网 选稿:李婉怡

图片说明:6月23日,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举行。(陈正宝摄)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这一殷殷嘱托。“人民”二字重若千钧。在这一重要理念的引领下,坚持人民至上,体现人本价值,已成为上海这座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发展的共识。

6月23日,十一届市委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上海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新篇章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上海要努力打造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的城市、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的城市、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的城市、人人都能切实感受温度的城市、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的城市。全会现场,围绕上海城市发展如何更好地实现五个“人人”,市委委员们给出了这几个关键词:攻坚、细节、舞台。

图片说明:金陵东路地块升级改造创造了黄浦大体量旧改项目一轮征询同意率新纪录。(柏可林摄)

解决痛点,让获得感更实在

“老小旧远”是民生痛点,也是格外需要攻坚突破的难点,而一切攻坚的出发点正是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人。以城市更新为例,市委委员、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征认为,旧改工作背后始终关注着基层老百姓的生活改善。徐征说,近年来上海对老城厢、石库门进行改造,老旧公房加装电梯、社区引入丰富多样的“微更新”实践,“上海对城市的理解在不断丰富。”

“打造幸福的城区,就要提升民生的温度,以更优的供给满足人民需求。”市委委员、黄浦区委书记杲云表示,作为中心城区,黄浦要持续在破解旧改问题上发力,这不仅可以解决居民关心的民生问题,也为未来发展腾出了想象的空间。

图片说明:杨浦滨江,老厂房变身靓丽风景线。(刘晓晶摄)

说到攻坚,不得不提“一江一河”两岸沿线的贯通工程,多位来自相关区的市委委员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贯通背后的艰难。令他们欣喜的是,攻坚的成效得到了老百姓的“点赞”。已经贯通的45公里滨江岸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散步、运动,从“锈带”到“秀带”的转变,真正做到了“还江于民”。正在抓紧推进的苏州河岸线步道打通,也让更多市民有了满满的期待。

市委委员、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马春雷说,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要把人民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需求,不断广泛深入地听取人民群众的呼声,把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作为政府政策制定的直接出发点。要把人民群众的参与作为推动工作的最重要的资源力量,也要把人民群众的评价作为最根本的评价。“我们不能搞小循环,搞内循环。要不断从人民群众的要求、批评和建议中,去寻找改进工作的方向,使我们的工作更有成效,更接地气,使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图片说明:18号线御桥站至航头站区段计划于今年底开通试运营。(曹磊摄)

聚焦细节,让幸福感更丰富

城市是老百姓的幸福乐园,必须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以大民生视野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努力使人民生活更有品质、更有尊严、更加幸福。不少市委委员认为,幸福感的提升,就是要在城市建设发展的“细节”上想得更多、做得更实,用最好的资源服务人民。

细节来自倾听。上海今年的城市交通建设既有轨交新线开通等大项目,也有设立扬招点、提高公交到站预报覆盖率等小细节。“上海交通不是一张白纸,我们要避免‘重建设轻内涵’,要从完善功能上更多地下功夫。”市委委员、市交通委主任、党组书记谢峰说,《意见》的出台为下一步“十四五”规划指明了方向。“细节来自于对市民声音的倾听”,谢峰说,交通项目的规划建设管理,都与人民出行密切相关,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要问计于民,建设管理过程中更要把关注点放在市民关心的细节上。

细节体现温度。“要把更多善意与温暖体现在城市规划建设的各个界面、每个细节、每个角落。”市委委员、宝山区委书记汪泓说,宝山将以大民生视野打造更有温度的滨江新城。

聚焦细节也意味着更关注每一个人个性化的需求。市委委员、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贺东风在发言中表示,建设人民城市要大处着眼、细微处入手,解决难点、堵点和痛点。“城市生活的难点堵点痛点,每个个体感受不同,需要大胆创新、精准施策,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

图片说明:话剧《董其昌》23日晚首演(官方图)

艺术是各种细节的组合,也是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之一。23日晚,话剧《董其昌》在上海戏剧学院实验剧院首演,这也是松江区和上海戏剧学院联合出品的“松江历史名人题材系列戏剧”第二部。市委委员、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在会场里为这部戏打起了广告。程向民说,《意见》指出,要“打造人性化城市、人文化气息、人情味生活”,松江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要持续推出新时代文化新精品,做好这一关乎人民群众幸福感的产业。

搭建舞台,让归属感更充分

“人民至上”既是出发点,也是方法论。人民城市有其独特的“生命体征”,在当下时点,要做好一个特大型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更有赖各方的主动参与。虹桥街道的基层立法联系点、杨浦滨江公共治理平台、“社区云”平台……在上海,作为社会治理共同体,人民群众参与基层管理的途径越来越多,“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一起办”,畅通民意表达使群策群力有了“群众基础”。

“只有老百姓共同参与了城市建设和管理,他的幸福感、获得感才会更强。”市委委员、金山区委书记胡卫国这样认为,市委委员、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勤皓则认为搭建好舞台,建设好人民需要的城市,人民群众就会把心搁在这座城市里。

作为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除了提供共建共治的舞台,也要为“人生出彩”提供舞台。《意见》明确,要“打造充满活力的机遇之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创业平台、事业舞台,努力为工作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们提供用武之地、打开成功之门。”

什么样的舞台才吸引人?如何提供更多的机遇成就每个人?不少市委委员认为,高质量发展是打牢人民城市的物质基础,只有继续扩大改革开放,坚定制度创新,做优做强城市核心功能,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上海这个舞台才会越来越有魅力,越来越有吸引力。

图片说明:今年上半年,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亚洲区总部落户在浦东金桥。

今年6月10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与瑞典沃尔沃集团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龙世德举行视频连线,祝贺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亚洲区总部落户上海。市委委员、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杭迎伟在发言中说,这一落户决定背后正是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让企业尝到了“甜头”。

“城市不仅是人民生活的场所,更是成就人生的舞台。”在市委委员、市经信工作党委书记陆晓春看来,“五个人人”的提出,对上海未来发展,乃至对整个国家的城市发展,将起到引领性作用。“这将是一座城市重要的软实力”。

2010年,在黄浦江畔举办的世博会,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理念在上海家喻户晓;十年后,黄浦江畔已经成为了一条“生活秀带”,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一“初心”始终未变。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开拓“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新篇章,上海正在不断实践中探索新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