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观察 | “智慧”的上海如何做好民生托底工作?这个高频词或许就是答案

2020-06-08 13:02:03 作者:张海盈、熊芳雨 来源:东方网 选稿:包永婷

东方网记者张海盈、熊芳雨6月8日报道:虽然比以往晚了两个月,但今年的“民生访谈”还是如约而至。作为每年上海民生政策发布、回应市民关切的一个窗口,2020上海“民生访谈”的第一场按惯例请来了上海市民政局的领导。在不到一个小时的对话中,上海市民政局局长朱勤皓谈到了诸多民生托底的工作,在他的介绍中,有一个词出现的频率特别高——“平台”。

今年底,“社区云”平台预计将在全市16个区215个街镇6077个居村委会全面铺开;规范社会救助资金发放的“资金内控监管平台”,年内将覆盖全市民政系统;而且去年上线的“养老服务平台”不仅推出了手机微信版,民政部门也时刻关注着市民的使用体验,希望不断推出更好的2.0版、3.0版。

如果要用三个词来分别总结这些平台,“智能精准、阳光透明、方便灵活”会是记者首先想到的,而这也是上海“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的特点。

以“社区云”为例,用朱勤皓局长的话来说,兼容并蓄的“社区云” 是基层落实“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的重要载体,是“社会治理一张网”设在基层社区的重要端口和平台。 对各委办局而言,“社区云”能快速获取社区数据,下沉服务资源;对区、街镇来说,“社区云”能通过汇集数据提供决策支持和末端处置通道; 对居村干部和社区工作者而言,“社区云”是一个减负增能的工具,能够给予他们大数据、知识库、移动办公等全方位支撑; 对居民而言,他们可以 通过“社区云”这一平台,直接对社区公共议题进行投票、发表意见,比如是否加装电梯、如何解决小区停车难、垃圾如何便捷分类等,参与社区治理不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阻隔,社区自治共治又多了一个沟通途径。

搭建这些信息化的平台,是上海这座“智慧”的城市在民生托底工作上的实践。这些年来,上海民生保障的政策网日益织密,保障力度不断提升:先后 试行了“社区养老顾问”“社区救助顾问”等数项“社区民生顾问”制度,今年还要初步培育建立起一支康复辅具技术咨询师队伍……但由于种种原因,总有个别市民不了解政策,不知晓政策,甚至没有享受到政策。“比如申请社会救助等民生资金,以往如果这些沉默的少数不主动去找居委、找街道,他们可能就因为不清楚政策,而没有享受到服务。”这些平台的推出,就是希望能够在“帮助人找到政策”的基础上,让数据多跑腿,让政策找到人。

“智慧养老,‘养老’是核心、是根本,‘智慧’是手段、是支撑。 ”朱勤皓局长评价智慧养老的这句话,其实可以套用在上海社会基层治理智能化信息平台建设中。一切信息化、智能化的手段,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市民、做好民生托底保障。从最初的汇总信息方便市民一站查询,到如今的借助大数据,力争“让政策主动找人”,无不体现出上海这座城市“智慧背后的温度”。

今天的访谈中,有一句话让人特别有感触:“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已为进一步探索‘政策主动找人’提供了可能。作为民生保障的兜底部门和社会基层治理智能化信息平台的建设部门,我们有义务,也有信心去努力,让‘沉默的极少数’也享受到民政的民生服务。”有了这样的“初心”,让上海老百姓体会家门口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就有了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