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 “后世博”的城市记忆

2020-05-14 16:24:06 作者:范易成 来源:东方网 选稿:李宗焕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从除夕开始闭关。3月13日重新开放后,许多展览爱好者们都奔走相告,他们怀念博物馆顶楼的开放式江景平台,都迫不及待得跟好友相约再次来体验一趟艺术之旅。登上博物馆的官网,在LOGO大烟囱旁写着“聚电、春醒、见友笑”,仿佛在感叹重新焕发生机,欢迎着许久未见的友人。

在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后世博”的发展逐渐发酵,多元文化交融于此。文化艺术作为园区发展的助推力,缔造了一处沪上集艺术、文化、体验为一体的艺术新尚地标。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正是坐落于实践区内,致力于传播当代文化和思想,促进跨领域交流,探讨人类纪艺术的可能性,编织城市新文化和新生活。

今年是世博会成功举办10周年,作为目前中国唯一一家展示当代艺术的公立博物馆,在它身上能感受到上海的城市变迁。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助理张德群认为,博物馆是城市的产物,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的功能标配。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不是一个画廊式的白盒子,它的身上拥有民族工业革命的记忆、现代化进程的记忆、世博会的记忆,简而言之是上海城市的记忆。

据了解,城市未来馆在设计之初,曾作为临时建筑,但因其建筑设计规范严格,所达到的安全标准、节能环保标准堪比永久性建筑,且投入成本高,因此后来被建议将其作为永久性建筑来利用。

世博会闭幕后,城市未来馆该何去何从引起了广泛关注。当时上海已有展示古代艺术的上海博物馆,展示近现代艺术的上海美术馆,而当展示当代艺术的空间还是一片空白。此外,把工业遗存建筑作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这在国际上有许多先例,这样的空间架构与当代艺术的气质非常吻合。

2011年8月,上海市委市政府正式决定将世博会城市未来馆改建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与实践区世博场馆的利用紧密互动,形成上海新的文化设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张德群介绍,改建后博物馆的外观仍然保留老厂房的外部形态,钢结构的大梁,粗旷而凝重,有着厚重的历史感。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展厅面积1.5万平方米,内部最高悬挑27米,高达165米的烟囱既是上海的城市地标也是一个独立的展览空间。“当年改建时。需要保留哪些部分,重建哪些部分都是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不仅如此,还需要去满足展馆的展出需求,特别是藏品的空间设计。”

当代艺术博物馆采用了有限干预的改造策略,形成了融通延展的复合空间和鼓励探索的漫游路径。它的底楼没有台阶,人们从滨江广场很自然地进入大厅,大厅内阳光从高窗洒落,营造出轻松惬意的氛围。馆内设有咖啡馆、餐厅、图书馆、报告厅、展厅,以及室外的平台,提供了各种各样日常生活的可能性。

整个空间充满可探索性,不规定清晰的流线,不是进入博物馆后沿着一条通廊就把艺术品都看完,而是可以在其中漫步,与艺术品更好地交融,在观展的过程中同时体会建筑空间的魅力和城市的魅力。

2012年10月1日至7日, 重获新生的当代艺术博物馆在开馆的第一周就迎来了数万名观众参观。它的华丽转身拉开了“后世博”时代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大幕。

这些年来,在此举办的各类展览数不胜数。但张德群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上海双年展”。自2012年,中国历史最悠久、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移师当代艺术博物馆,“重新发电”是当届展览主题,为“上海双年展”注入了新一轮的思想能量。

张德群说:“目前虽然一切还是未知数,但2020年第十三届上海双年展依旧在筹备中。我们愿意以更多的视角在当下探讨中国和亚洲,双年展是世界的盛会。”

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曾用“卓有远见”概括上海的后世博建设。他说:“世博展馆的建设,使用了公共资源,既然取之于民,就该用之于民,在回归市民的举动中,相当重要的就是城市文化建设。”

对于当代艺术博物馆的未来,张德群表示,今年我们将启动改建计划,考虑更多的提升场馆体验的空间,将服务能够结合进去,成为更有机的、有活力的场馆。具体来说,计划进行展览衍生品的研发,突破常规的想象将展出作品转换为可拥有的日常商品;全面调整升级的咖啡馆和餐厅,打造更舒适的参观动线和全人群体验空间。“希望黄浦江畔的‘温度计’未来也能够持续展现城市文化的‘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