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经济“解冻”,倔强求生的他们活过来了

2020-05-03 14:24:59 来源:上观新闻

气温节节攀升,挪动了人们出门踏青赏花的脚步,也点燃了“冰冻”许久的花卉经济。

“五一”假期首日,上海城市公园共接待游客约51.5万人次,郊野公园约4.5万人次。

与此同时,来自饿了么平台的数据显示,今年入春以来,上海市场鲜花外卖订单量持续攀升。今年4月,订单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5%,玫瑰、康乃馨、百合、满天星、雏菊最受欢迎。

这些增长数据,化为了经营者脸上的喜悦。“活过来了!”这是记者走访线上线下花店时听到最多的一句感叹。

一朵花、一棵草,看似渺小,却有着倔强求生的力量,像极了这些挣扎着不肯跌倒的经营者,终于等到暖阳。

不靠公园大客流“躺赢”

“快到两万了,太好了!”5月2日16时,远望了一眼游客大厅屏幕上的入园人数,万马园艺老板陈达勇满脸笑意。

他的鲜花摊位对着辰山植物园一号门的检票闸口,公园的游客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销售额。

这个让同行艳羡不已的市口,一度成了疫情期间最无人问津的角落。

陈达勇说,公园刚恢复开放那段时间,经常一天才卖出一两盆多肉,有时甚至一整天都没人靠近。

“好死不如赖活着!只要公园开放了,就有希望。”他坦言,前一段时间生意不好,只能算小磕绊。这几年“运气”不好,接连碰上好几次大挫折,但都咬牙挺过来了。

最让陈达勇“头疼”的,其实是2016年新桥花卉交易中心关闭。

维系了近10年的批发摊位不保,他没有气馁,在浙江嘉善建了一个小型种植基地,种起了三角梅、月季。

2017年,经过激烈竞争,陈达勇拿到了辰山月季展的一个临时花卉展位,并在去年经过竞争,升级成为公园一号门外的固定摊位。

眼看着生意蒸蒸日上,年初发生的疫情又给了陈达勇当头一棒。

为春节市场提前筹备的几万元年宵花全部打了水漂,好多品相上好的蝴蝶兰、君子兰、杜鹃花只能堆在仓库里“发霉”,花期一过,价格跳水到亏本。

好在,花卉市场正随着温度升高而复苏,但花卉消费并非刚需,不在销售上花心思,只靠大客流“躺赢”是不可能的。

“师傅,有没有月季?哦!看到了!”在采访中,时常有从一号门出来的游客,刚参观完月季展,看到花摊,第一反应是问有没有月季。

话音刚落,他们的目光便被醒目位置上的月季吸引。

这便是陈达勇的“小技巧”——公园展出什么,就把什么放到“C位”。

陈达勇说起辰山植物园的花展,如数家珍:“春天有兰花展、月季展,就让蝴蝶兰、君子兰,还有月季、玫瑰当C位;夏天有荷花睡莲展,改卖睡莲等亲水植物,驱蚊草、薄荷也很好卖;冬天参观温室的人多,就卖多肉、圣诞花。”

停车场也有高“命中率”

从辰山植物园一号门出来,绕着外围驱车近4公里,就能看见二号门外一个苹果绿色的“集装箱”。这是沈华波夫妇经营的“辰山市集”。

在业内人士眼中,花卉市场“一年看到头”,旺季就是春节前到“五一”这段时间。

那“五一”岂不是最后的机会?沈华波点点头:“要争取把过去几个月的损失追回来些。不过疫情带来的并非都是坏的,积极点看,自己这几个月反而有了更多的思考时间。”

思考的效果直接反映在花店的“命中率”上。嘴上说着“随便看看”,但十个游客里总有六七个能找到令他们眼前一亮的花卉,进而转化成顾客。

“辰山市集”靠近辰山植物园二号门外的停车场,过去以为团队大巴游客和自驾游客多,“载货”能力强,沈华波就在店铺里摆了许多大件的花卉。

可实际做下来,完全是另一回事:大巴又不会把团队游客一个个送回家,谁愿意下了大巴后带盆花在回家路上折腾?

自驾游客大多举家出游,车内空间有限,而且“买方领袖”——孩子更喜欢买吃的或者玩具,看到花草一般提不起兴趣。

“这才发觉,主要顾客是散客中的情侣和中老年人”,沈华波指着经过调整的展台:“这一边是多肉、大丽花、月季、玫瑰,靠‘颜值’和可爱吸引情侣;这一边是长寿花、发财树、天竺葵、红掌,走的是‘贫贱’风,又便宜又耐养,不会打击中老年顾客养花的积极性。”

“五一”后的淡季怎么办?沈华波有了新想法,是不是参考宜家体验式商场的模式,把“集装箱”后面的场地重新打扮一下,做一个沉浸式的小庭院,将时令的花卉和园艺、家具等结合起来,让游客在参观的同时,激发出新的消费冲动。

沈华波说,这和逛完公园花展,看到“当家花旦”心动了,想买一盆回家养的心态是相似的,“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努力开拓淡季市场,争取拼出第二春!”

 “非典型”连锁花店求生

刚过去的“寒冬”,单体花店的日子不好过,连锁花店更是举步维艰。

花邻运营负责人王倩透露,今年情人节,个别顶流门店的生意还不到往年的十分之一。如果不是十几家连锁店抱团取暖,可能连这十分之一都做不到。

疫情发生后,花店主要靠线上订单维持,但货源是难题。那段时间,批发市场关闭,很多花店断货,整个行业线上无效订单骤增。

“现在回想起来,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人,临阵磨枪根本来不及。”王倩很庆幸公司在上海设有鲜花工厂、冷库养花,并在情人节前上线了新的订单系统,连锁门店可以在花卉品类上互通有无,都没有的还可以从仓库调运应急储备。

凭借稳定的供货能力,花邻留住了客户,稳住了口碑。4月底,新加盟的绿地缤纷城店也逆势开门营业。

转危为机,除了未雨绸缪,还要看“求生欲”。

除了拓展线上市场,花邻还做了许多“非典型”业务:门店搭台帮其他品牌搞促销,在大型商场搭设花境,为医院设计“三八”节花卡,向银行员工开花艺课,配合化妆品做“快闪”音乐会,还和视频网站、食品企业等推出联名花束,给歌手定制演唱会花束……。

“但凡能拓展市场、口碑的,我们都做!”王倩笑称,已经有人戏称他们是广告设计公司了,但这反而说明花店的跨界转型是成功的。

还有几天就是五月花卉市场的一个“小高潮”——母亲节。花邻还拿出了在情人节立下“战功”的精算系统,提前瞄准并采购了一批高性价比的优质品种康乃馨。

“市场上仅红玫瑰就至少有十几个品种,具体用哪种、用多少支做花束、配花用哪些最受欢迎,都可以用大数据帮忙。”王倩说,今年情人节主推的11支红玫瑰、11支粉玫瑰花束当天就卖出了数千束,不仅他们,就连业内同行都受到了鼓舞。相信经过磨砺,今年接下来的时光将更加灿烂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