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首日同学“碰肘”庆重逢 体育老师:三分之一学生“变圆”了

2020-04-28 05:53:33 来源:解放网 选稿:刘理

昨日,吴淞中学学生返校后上的第一节体育课。/校方供图

吴淞中学同学们以“碰肘”方式庆祝重聚  /校方供图

华师大一附中初级中学课堂  /晨报记者 陈征


昨天上海初三、高三年级迎来返校日。

与久违的校园阔别3个多月,同学相见分外兴奋,早晨6点半就有同学来到了学校。不能握手,不能拥抱,特殊时期特殊礼节,许久未见的同学以“碰肘”的方式庆祝重聚。更有趣的是,3个月不见,有体育老师发现班里三分之一的同学都“变圆”了。

返校开学第一天,晨报记者多路探访开学现场,带你看看特殊时期的校园重逢。

第一节体育课怎么样

学生课后直呼“腿太酸了”

开课第一天,上午刚刚上了两节体育课,宝山区吴淞中学体育老师王誉瑾就发现——班里有些娃“变圆”了。

“一个班35到40名学生,上课的时候看过去,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变胖了,其中女生居多一点。”王誉瑾说,虽然孩子们穿着春季的校服,但明显可以看出他们的脸圆了。

以前班里就较偏胖的张浩博,再见面“又大了一号”,最为明显的就是腰围。张浩博妈妈说:“原本我家孩子在同龄人中就是个小胖子,放假的三个月,目测胖了10-15斤。孩子大了,他每次都偷偷地称重,但不肯告诉我具体体重。”

妈妈希望儿子返校后积极上体育课,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指标,逐渐加大运动量。之后她也会让儿子每天饭后在小区里步行半小时至一小时。

另一位学生刘镇伟昨天放学后回到家,直呼上了体育课“脚太酸了”!令刘镇伟妈妈感到欣慰的是,昨天学校一上来并没有只抓学科类知识,而是让学生上了一堂体育课。

疫情期间由于上网课的关系,刘镇伟颈椎和视力有明显不适,所以在家会增加上肢运动,比如哑铃、拉力器等,但体能明显下降了不少。现在重回校园,刘镇伟妈妈希望儿子能逐步恢复体能,多参与体育运动。

与孩子们变“圆”相伴,王誉瑾观察到,第一节体育课上,孩子们的运动状态也略有下降。“尽管昨天的课程降低了难度和强度,但从持续性上来看,孩子们做完练习有点气喘,有的还在喊累。”

开学以后,吴淞中学体育老师将点对点,从教室统一接学生到操场,下课时会让每个孩子消毒洗手后再统一带回教室,课上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恢复性训练。

对胖得比较明显的学生,老师会专门推出一套有氧减脂操。对本身就注重健身的孩子,老师会让他们进行一些上下肢配合练习、核心力量练习,循序渐进增大强度。

“如果孩子们能跟着老师的节奏好好锻炼,每天一节体育课的节奏,大约两周就可以恢复到以往的运动能力了。”王誉瑾说。

返校后除了每天一次体育课,各个学校也给学生们留出了活动的时间。华师大一附中保留了广播体操时间,每个学生的脚下都有白色粉笔标注的点位,将距离隔开。

在建青实验学校,早晨错峰到校时,较早时间抵达学校的三个班级,由老师带到操场上跑早操。

开学首日,不少学生问大境中学特级体育老师俞定智:“何时可以在室外上体育课?”同学们纷纷表示想要跑步、打篮球、增加户外运动,就连女生也不例外。

俞定智告诉记者:“3个月的超长寒假让学生极度缺少运动,但要恢复学生体能不能恶补,必须循序渐进展开。尤其是热身运动,要增加时长,让肌肉和关节都慢慢适应,然后再开始跑步。”

第一顿午餐怎样吃

食堂座位确定到每名学生

华师大一附中的食堂里,设置有自动感应洗手水龙头,每个水龙头都配备一瓶洗手液,每个用餐的座位都用透明隔板间隔。

为了更有序地取餐,学校食堂每个座位都确定到每名学生,班级、姓名等信息都标注在透明隔板的红色纸张上。记者在现场发现,取餐竟也分女生、男生窗口。倒不是因为男女生饭量有差异,而是为了方便老师指引学生,按照窗口取餐。

闵行中学,高三年级的539名学生已下课,正分批次来到食堂准备午餐。排队取餐的学生之间时刻保持着一米间距,做到“北欧式排队”。学校采用的是固定式座位就餐。入座后,学生们将口罩放入学校事先准备好的一次性塑料袋内保存。

金苹果学校要求初三、高三开学后,学生用餐按一人一桌方式,并提前公示餐区规划。“我们学校相对比较大,食堂可以一次容纳超过2000人。”校招办老师朱蓓蕾说:“我们要求进入食堂前必须测量体温,佩戴口罩。排队时人与人间隔一米,领完饭后一人一桌,朝南坐下,不允许交头接耳。”虹口实验学校有自己的厨房,但没有专门的学生餐厅。记者得知,昨日返校的初三年级,午餐时每个班级将一拆二,分在两个教室里用餐。校长胡培华说,后续全部年级陆续返校后,“午餐时可以保证单人、单座、单向”。

在建青实验学校,以九年级为例,每班学生30余人,用餐时每班留下不超过16名学生,另一部分学生统一安排至其他空教室就餐。

随着12点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的用餐时间到了,有的学生掏出自带的酒精湿巾开始擦拭桌面。老师提醒学生依次到讲台处用免洗消毒洗手液洗手,从教室前门出来取餐再由后门进教室。所有学生都已取餐就位,老师才按下“开始键”,大家统一摘下口罩,打开餐盘,安静就餐。

就餐期间,除了食堂分餐师傅忙着游走于自己负责的班级,各班老师、学校领导也都在初三和高三所在的班级和上下楼层来往观察、指导,把可能存在的不足记录下来,二次分析改进。

在华师大第一附属初级中学,返校复课的第一顿午餐,学校给学生们精心准备了一份“惊喜”:卤蛋+炒蛋,双蛋寓意中考得胜。

第一节课讲什么

把好心理关,高效适应节奏

“不知道大家这次是怀着何种心情回到学校的呢?是不是和我一样,心情有些复杂?”昨天早上8点半,华师大一附中初级中学102名初三学生,一人一座戴着口罩坐在教室里,看着电子屏幕,耳边传来该校心理老师陈元捷声音。

“回到学校,重新面对学业压力,以及两个月后将要面临的中考。加之疫情尚未结束,始终会让我们有些担心,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与同学朋友的交流方式也都相应发生了一些变化,不仅平时要戴着口罩,还要保持社交距离,这些都会让我们出现一些不适应。学生重回校园出现不安、焦虑、担心、害怕等等情绪都是很正常的心理反应。”

建青实验学校开学第一课,学生们一起收看校园电视台准备的直播讲座,尚丽娟老师对学生们进行复课心理调整知识直播。她提出了四点建议。

第一,配合开学后作息时间规律作息,高效适应学校的学习节奏。第二,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短期目标如查漏补缺、学习任务,长期目标如中考高考、职业理想。第三,改变认知,从更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让积极的情绪流淌起来,多关注学校积极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同伴关系。第四,保持稳定的情绪,及时调整负面情绪。

静安区共有中小学99所,其中初、高中53所,都配有心理教师。昨天开始,很多学校开始在做开学第一课,心理辅导都是其中重要内容。静安区教育学院心理教研员杨红梅表示:“这次疫情前所未有,对学校、家庭和孩子都是一次心理大考。心理辅导,让我们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同时也希望能帮助孩子发展出生命的弹性。”

建青实验学校副校长万技伟,早晨7点就赶来学校门口疏导学生入校,之后又赶往高三年级为毕业班的孩子们上语文课。对于学生们的复课状态,万技伟在上午的两节语文课上观察到,孩子们已做足充分准备,对课程进度没有出现疑惑、不适应的情况,大家上课精神饱满,看得出对返校的渴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