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闭管理”的养老院 这个全国三八红旗集体为老人筑“防疫墙”

2020-03-12 21:38:01 作者:熊芳雨 来源:东方网

东方网通讯员柴丽琴3月12日报道:嘉定区安亭社会福利院,作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女职工占90%,为了守护238位老人,她们执行特殊任务,做到:不出院门一步!

据悉,目前在院238位老人,平均年龄87岁。老年人是呼吸道疾病易感人群,为减少疫情期间老年人的感染风险,从2月20日起,安亭社会福利院启动“全封闭”管理模式。全体女职工全天候24小时在院内工作、生活和住宿,不出院门一步,为全院238位老人筑起坚实可靠的“防疫墙”。

隔离四人组,一个多月不下楼

3月3日下午,安亭福利院为员工举办3月集体生日会,李燕没有来参加。李燕是6楼隔离层的护理员,与其他3名同事负责护理8位需要隔离的老人。2月3日开始,福利院将护理楼6楼设为隔离层,安置了4间观察室,在院发热老人、家中返院老人、从医院出院返回福利院人员都在这里隔离。李燕她们4人,负责老人的生活起居,还要时刻跟踪他们的健康状况,定时做好通风消毒、体温测量和卫生打扫,活动范围只限于6楼,一个多月没有下过楼。

“这里安静空旷,难得清静。”李燕“苦中作乐”地说。护理员和老人们24小时吃住在一起,偌大的楼层,人员最多的时候也不超过20人。“我们服务的是需要隔离的人员,要尽可能减少与他人接触。所以绝不下楼。”生日会当天,李燕依然遵照防疫要求没有下楼,同事将蛋糕送到6楼电梯口,生日祝福则通过手机传达。“这个生日非常特别,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李燕说。

在护理员的悉心照顾下,十几位老人身体状况平稳,从隔离层转回原来的楼层房间。接下来春节期间离院的十余位老人将陆续返院,隔离层的护理工作又会忙碌起来。

90后医生,陪伴老人才安心

90后医生王豆豆的夜间值班工作是从1月31号开始的。春节期间,安亭社区卫生中心派驻在福利院的医生被临时调配到高速道口值守,院内只剩2名医生。原本准备回江苏老家的王豆豆,毫不犹豫地退掉了回家的车票。同事陶医生年纪大了,热心的王豆豆主动提出:“我年纪轻,身体好,多值几个夜班没关系的!”由于工作忙碌,她索性住到福利院,为老人健康保驾护航。

福利院里的老人身体状况常常不稳定,很多患有慢性病,需要全天候看护。患有高血压的蒋阿伯,每当身体不适时就来找王豆豆。老人逢人就夸:“小姑娘对我们又亲切又耐心,跟亲人一样亲。”给老人开完药,王豆豆总是不忘一番宽慰安抚。全天候的陪护让老人的儿子感到心安,他说:“我们不能陪在身边。但有你们在,我们就放心了。”疫情期间,有些老人精神紧张、睡眠质量差,王豆豆和同事还当起“心理咨询师”,帮助老人调整心态,为老人做情绪疏导。

全封闭管理后,王豆豆和其他5名同事轮岗值班,24小时吃住在福利院,忙碌在药房和老人生活区,成为在院值守时间最长的人员。王豆豆说:“陪在老人身边才安心。”

在“小家”之外,还有“大家”需要我们

一天夜里8点,院长孟瑛接到父亲的来电,说自己发热38度。孟瑛急了,她知道不是万不得已,父亲是不会给自己打电话的。这时候的孟瑛已经在院内连续值守了好几个日夜,“不能出门”是她为员工定下的军令状,自己怎么能违反呢?孟瑛拨通了妹妹的电话,将送医就诊、照顾父亲的重担交给她,自己只能通过电话时刻了解父亲的病况。虽然家人理解她、宽慰她,但孟瑛对父亲有愧:“我们照顾着别人的父母,但自己父母需要的时候却不能在身边。”所幸老人只是普通发热,经治疗身体已经康复。

3月1日傍晚,护理员邓迎花的丈夫带着孩子等在福利院铁门外,孩子瞪着大眼睛目不转睛望着妈妈过来的方向。三岁半的儿子已经有10多天没有见到妈妈了。这些天里邓迎花每次跟孩子视频,小家伙总生气地喊“不要妈妈”,拒绝跟她聊天。邓迎花心中苦闷:“他还小,不能理解为什么妈妈不能回家陪他,我也挺不忍心的。”这次见面对母子二人都是惊喜,孩子扒着铁门想要妈妈抱,邓迎花眼含泪花,却只能隔着门缝看看孩子。“妈妈,等你打完怪兽回家了,我再抱抱你。”孩子撒着娇,邓迎花释怀了。

像这样动人的故事每天都在福利院上演。全封闭管理的第三天,护理员侯菊萍的儿媳生下一个6斤4两的男孩。本该高兴的时候,侯菊萍却为儿媳坐月子需要人照顾而犯愁。同为护士的儿媳反过来安慰她,让她不用担心,安心工作。“等哪天能回家了,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抱抱我的宝贝孙子和儿媳。”侯菊萍说。汪文与女儿分开的时间里,上高中的女儿第一次开始了独立生活。汪文时不时把女儿学做菜的照片翻出来看看。“就当是一次历练”,汪文说:“我感觉孩子长大了,也懂事了。

封闭管理,但不封闭爱。全体护理人员以院为家,用心服务,执着坚守,让封闭式管理下的福利院充满了温暖与关怀。疫情虽有缓解但还未结束,她们依旧坚守阵地不松懈。老人们的安康是她们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