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智库丨当前国际格局下的上海机遇

2020-01-25 09:45:54 作者:李开盛 来源:东方智库

盘点2019年国际风云,研判2020年全球局势。2019年12月下旬,东方网东方智库年度论坛暨全年国际形势研讨会在上海举办,来自外交政策、国际政治与经济领域的领导、专家和学者,围绕当下国际形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以下是东方智库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李开盛的精彩发言。

图片说明:2019年12月下旬,东方智库年度论坛暨全年国际形势研讨会在沪举办(来源:东方网)

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上海一直处在我国对外交往的第一线。既最直接地利用全球化提供的各种机遇,也最直接地承受着国际格局变化带来的种种挑战。当前正处于百年未有大之局,中国也面临自冷战结束甚至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深刻的外部挑战。在此背景下,上海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互现,如何利用和深化机遇、最大程度地克服国际格局带来的挑战,是当前上海面临的紧迫课题。

一、中国及上海面临的挑战

对当前上海乃至整个中国来说,来自国际格局变化的挑战林林总总,但最根本、最重要的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全球化这一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的关键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贸易上的保护主义与政治上的民粹主义成为许多国家甚至是美国(本应是全球化领导者)对外政策的最新表现。以自由贸易、开放市场为特征,国家间紧密相互依存与协作为特征的全球化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能够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没有这样的环境,当时刚刚走出“闭关锁国”的中国就不可能承接来自发达国家的产业与技术转移,就不可能吸收到大量的投资与先进的管理经验。虽然现在还很难说全球化进程已经被完全逆转,但确实至少已受到重大干扰,可能经受重大挫折。由此可能对已经深度融入全球化进程的中国以及上海发展产生的影响,绝对不可以低估。

二是与美国这一全球霸主和重要交往对象走向持久的战略竞争。自改革开放以来,中美关系虽不乏重大波动,但总体上美国相信并支持中国融入美国领导的国际体系。但现在中国的GDP已达到美国的66%(2018年),接近许多人认为的权力关系转折点(即美国开始视中国为最主要的权力挑战者)。加上当前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个性,使得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相较奥巴马时期,特朗普不但在战略上继续围堵中国,还在战术层面也就是具体议题领域直接向中国发起了挑战,这不但撕破了原本就薄弱的合作“面纱”,还摧毁了两国本来就库存不多的合作点。另外,美国对华博弈的重点从原来的政治、安全领域扩散到贸易、科技领域,暴露出中国崛起过程中的“软肋”,使得中国外交原来擅长的经济领域从博弈“长板”变成了受打压的“短板”。

在此背景下,作为全国经济中心和出口依存度较大的城市,上海承受的压力更为突出。

上海近几年的经济形势也反映了这种国际格局的变化。从2015年到2017年,上海的经济形势借助世界经济复苏的势头,也呈逐渐回升的势头。但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2018年的相关数据都呈下行趋势。上海近几年的经济增长率与进出口情况是大致同步变化的,这其中不能排除贸易摩擦的影响。

图片说明:东方智库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李开盛在研讨会上发言(来源:东方网)

二、新使命赋予新机遇

面对国际格局变化,中国不但需要外交战略与政策上的与时俱进,也需要在内部的发展思路与模式方面作出调整,以一种崭新的姿态与方向应对新形势、引领新时代。在这盘前所未有的中国发展重新大布局中,上海地位重要、角色突出。我们看到,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三年视察上海工作并两次出席进博会,上海被中央赋予重要使命、承担重要功能。而克服挑战的机遇,就蕴含在这些使命与功能的探索之中。

概括起来,上海的新使命包括:

一是展示开放的新窗口,具体功能体现为建设好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国外一些人根据国有企业政策、政治改革进程等少数指标,依据西方的标准来指责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正在“倒退”。兹事体大,这不但事关改革开放的形象,更是一个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以何种标准、通道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问题。对此,中央希望上海所起的作用就是大力抓好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建设,打造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开放,构筑代表国家更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重要平台。从一定意义上讲,新片区承担着中国开放“样板间”的功能。按国务院印发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就是打造“特殊经济功能区”。

图片说明:这是2019年8月20日拍摄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外景。(来源: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二是吸引世界的新平台,具体功能体现就是办好进博会。贸易逆差一直是美国批评中国的“由头”,也是中国致力于与世界实现互利共赢必须要应对的一个挑战。到2018年,中国已连续两年是世界最大贸易国。但如果从进口情况来看,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大市场,中国2018年进口额为2.14万亿美元,而美国为2.61万亿美元。美国通过提供巨大市场不但掌握了影响各国的筹码,又展示了“让各国通过出口而获益”的形象。由于美国有美元霸权作为支撑,中国短期内无法也不必去同美国简单比较。但是,通过展示更大程度市场开放的形象,推动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从中国市场中增加获益,却是十分必要的。把进博会放在上海这一中国最发达、最开放的城市来举办,也有利于前来参展的世界各国人们改善对中国的观感。

图片说明:2019年11月5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拍摄的第二届进博会中国馆。当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开幕。(来源:新华社记者陈建力摄)

三是苦练内功的新起点,具体功能体现为搞好科创板与引领长三角一体化。抵御外力的根本之道在于练好内功,把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放到内生增长而不是外部依赖上来。在这方面,推动中国经济创新发展就是一个重要切入点,而强化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减少内部的过度竞争与消耗,优化经济增长要素的聚集和使用。上海作为全国金融中心,支持和保障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科创板以近800亿元的融资额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宝贵的资金支持,为中国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而根据《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上海被赋予“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功能,事实上要在长三角区域发展中扮演“领头羊”“老大哥”的角色。

这些使命对上海既是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所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也从战略布局和政策配套上为上海强化“五个中心”(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创)建设,提升“四大功能”(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开放枢纽门户),推动“四大品牌”(服务、制造、购物和文化)提供了具体的抓手,是上海发展面临的重大历史性机遇。如何紧扣国际格局变化、遵照中央的要求,在现有基础与条件上全方位、全角度地利用好这些机遇,将是上海未来克服国际格局挑战的关键所在。

三、未来变局与上海未来

展望未来,国际格局仍将进一步变化。未来上海的发展仍将与世界紧密挂钩,因此必须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有一个基本判断。可以肯定的是,在较长时期内我国发展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不利的因素较以前增加,新型的挑战可能陆续出现。国际格局的两个重大挑战仍将延续并体现出新特征:

一是逆全球化现象可能长期存在,国际秩序在不同力量博弈下出现“两条路线”的斗争。尽管脱欧乱局延续已有三年多,但英国民众在最近举行的议会大选中仍然把票投给了主张脱欧的约翰逊所在的保守党。美国的特朗普面临弹劾,但仍有巩固的“基本盘”民意支持。这些事实说明,发达国家内部的民粹主义绝非只是一时的潮流,而是反映了深层次问题与长期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不但新兴国家致力于改革国际秩序,旧的大国也对国际秩序不满(典型的是美国对WTO的态度),双方的角力反映了“不同的路线”之间的斗争,其斗争态势将决定未来国际秩序的面貌与走向。

二是中美双方就贸易问题达成第一阶段协议,但两国博弈向多方向、多点位扩散。在贸易战没有占到足够多便宜的情况下,特朗普政府除了继续间歇性地打贸易战、科技战,之后还有可能在投资、金融和“一带一路”等领域向中国发起更加具体的挑战。另外,一度居于次要地位的南海、台海甚至是东海(钓鱼岛与东海划界问题)等可能成为美国打压中国的新重点。不同风险点对上海的影响是不一样的,风险点的变化也势必会对上海的外部发展环境带来不同的变化。

总的来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只是要看到维护和平的任务更加艰巨,不同国家的发展诉求更趋多元甚至存在矛盾。上海的未来定位必须进一步深入结合这一背景以及中央战略需求,一方面既要对标国际最高水平,致力于建设融入世界的全球城市;另一方面又要服务于国家战略需要,更好地担当认真对接国际与引领国内发展的中国城市角色。上海的未来正在前所未有地与世界格局、与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如何更加主动地根据中央战略安排,以上海发展服务于周边和平环境建设,搭建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的桥梁,应该被提到更高层面的议事日程上来。

(本文作者为东方智库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东方智库原创稿件受法律保护,转载请联系电话即微信号19916759390。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东方网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