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阿姨”为何这么难找?上海多措并举让家政从业人员“放心干”

2020-01-17 17:45:33 作者:程琦 来源:东方网

东方网记者程琦1月17日报道:近年来,家政市场需求持续升温,“难找一个好阿姨”是令许多雇主头疼的问题。一方面,市场需求旺盛,从业人员薪酬日益提升;另一方面,家政从业人员专业服务技能普遍缺乏。请不到、请不好、不放心……种种矛盾影响着家政市场的平衡。

如何使家政市场保持良性发展,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上成为代表们的热议话题。与此同时,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上海率先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家政行业地方性法规《上海市家政服务条例》,该条例将于今年5月1日起实施,面对即将到来的法律法规,代表们各抒己见。

上海市人大代表李世平(柏可林摄)

博采众长,借域外经验为立法助力

“拿国外制度进行比较,更加现实的意义。”上海市人大代表李世平是此次《上海市家政服务条例》立法的参与者,作为专家型学者,他带领的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团队还专门成立了课题组对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家的家政法进行了研究,给上海家政服务业立法提供了域外经验借鉴。

李世平表示,在中国家政行业还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如果把国际上成熟的家政办法理念借鉴过来,并结合中国乃至上海的本土特色“因地制宜”,上海的家政行业才能更加具有国际视角,也将符合上海国际化城市的定位,法律规范了市场才能完善起来。

为此,李世平带领团队在立法前期就介入其中,为立法做了铺垫准备。“我们仔细研究了纽约州家政服务权利法案、日本职业安定法、菲律宾劳动法典等等法案,对法案中家政从业人员的界定、从业人员的范围、权利、待遇、培训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进而得出了部分启示。

如,要以劳动合同形式明确雇佣双方的关系和责任义务;以细则形式明确家政服务人员权益,可以通过实施许可证制度对家政服务企业进行规范;需要建立规范的考核体系提升家政服务人员素质等等。

“在去年上海两会上,根据所得启示我还专门提交了议案,最终被采纳。”李世平透露。

上海市人大代表孙慧(柏可林摄)

提升从业素质,继续教育、学历教育“两手抓”

李世平代表提出的要提升家政服务人员素质的建议,得到了孙慧代表的强烈认同。作为上海开放大学的教师,孙慧告诉记者,上海开放大学的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于2012年,属于成人教育。截止2019年春,家政专业累计招生2320人,遍布全市17个分校,已有980名学生取得毕业证书。“有调查显示,我们学校家政服务专业的各工种家政从业者平均工资要比市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公布的指导价格高20%左右。”孙慧说。

不过也孙慧坦言,2000多人相对于整个家政行业的从业人数来说是“杯水车薪”。调研数据发现,上海目前800多万个家庭中,正在使用或者有家政服务需求的家庭超过三分之一,上海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已突破50万人。如何让更多的家政从业人员能够接受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学历教育也是孙慧代表一直思考的问题。

“这还是要有个阶段和过程的。”孙慧说,建议政府出台激励性的措施,对学习家政专业的学生进行补贴,激发从业人员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孙慧认为,家政行业要规范化发展,让更多的人加入该行业中,还要提高家政从业人员的职业认同感,要让家政人员和医生、律师等行业一样受人尊重。“这需要家政人员要有应有的待遇、要有相应的保障,家政从业人员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才会提升。”

上海市人大代表刘正东(柏可林摄)

重法亦重“情”,代表建议“关注紧缺人力”

“现在我们都说人才紧缺,其实我们应该关注到紧缺人力。”刘正东代表是上海市君悦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上海市破产管理人协会会长 ,长期从事法律工作的他,针对家政行业健康发展,他关注法律制度的同时,更关注“情面”。

家政从业人员流动性大,这也是很多“请阿姨”家庭的苦恼。刘正东代表说,市场对家政从业人员的需求量很大,但是一到过年,阿姨们往往要回家,很多人的想法是,在上海不会长期干,赚几年前就回老家。

“要想让家政从业人员长期从事这项职业,在上海待下去,我们的立法在规范行业发展的同时也要鼓励。我们现在是规范得多,鼓励得少。”为此,刘正东建议,要关注到细微处,包括家政从业人员的养老、就医、居住等需求。

“让家政从业人员在这个城市有出路,愿意长期呆在这个城市,我们城市相关的家庭才能够得到回报和服务。”刘正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