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红色特工》继续打磨 为参演第九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厉兵秣马
东方网2021-09-24 21:54:52

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他为了革命任务可以不顾自身的安危。今天,在上海京剧院排练厅,现代京剧《红色特工》为了参演第九届中国京剧节正在继续打磨、排练。在响排现场,主演蓝天的表演,尤其是他敌前敌后“变脸”的功夫,再次让人认识到在严酷环境中红色特工的“一人千面”。

打磨后的《红色特工》更加精细化

《红色特工》是上海京剧院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心创排的红色现代京剧,6月19日、20日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顺利首演。高潮迭起的紧张剧情、扣人心弦的反转情节、流畅好听的唱段、唇枪舌剑的文戏、目不暇接的武戏给观众和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该剧近日成功入选第九届中国京剧艺术节,这也让一种主创深感鼓舞。不过,与往届线下展演不同,为配合疫情防控,本届在北京开幕的京剧节将线上演播和线下演出相结合的形式,这也是京剧节首次采用线上演播的形式,这也给剧组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编剧李莉看来,线上演播不同于舞台表演,会有全景也会有特写,演员的每个动作和表情都会清清楚楚传递给每一个观众。因此,尤其需要剧情和表演的精细化和精准化。人物情感、细节安排等,都会有所调整,为的是让剧作更加紧凑、衔接自然,完整性更强。

此次参演京剧节的版本从文本、舞台呈现、表演、音乐、服装等多方面均做了新的调整,梳理后的剧情发展脉络更清晰,重新编排设计的武打场面将更引人入胜,京剧唱腔艺术将有更大的展示空间。

在今天的响排现场,修改后的效果也让李莉感觉满意,“龙克被抓这一场,唱腔、唱词均重新创作,梳理后的剧情更完整,节奏更扣人心弦。”

导演卢昂表达了对响排效果的肯定,“今天响排的整体完成度很高,看到了大家这些天努力奋斗的成果,尤其是蓝天饰演的李剑飞,他在敌前敌后的情绪状态切换自如,人物双重身份的对比呈现得更鲜明。一些更精细的优化,会让作品呈现更丰满。”

感悟初心,发挥“一棵菜”精神

为了让演员们能更好地融入人物和剧情,在“九一八”事变90周年纪念日,剧院精心策划组织了一场“重温革命征程 重访红色路线”主题参观活动,从红色革命起源地中共一大纪念馆到中共中央政治局旧址,《红色特工》主演蓝天、田慧、郭毅、杨亚男以及主创张艳秋、杨一驹、孙伟等共同走访了这段轰轰烈烈的红色路线。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大家驻足于各版本的《共产党宣言》前,重温为了共产主义理想浴血奋战的光辉党史,走进真实的历史人物,充分感受了信仰的永恒力量。这一整天的红色精神洗礼,让主创们愈发坚定了“文艺为人民”的初心。

“能不能在京剧节上让这部剧出彩,需要在场每一位的投入。”在今天的排练现场,上海京剧院院长张帆对剧组成员做了一场情真意切的现场动员。“本子写得再好,导演编排得再棒,如果大家的精神状态、精气神不到位,那效果都会大打折扣。”张帆动员大家,“把眼睛瞪起来,把本事拿出来”,发扬“一棵菜”的精神,在舞台上实现每个人作为一名京剧演员的价值,将这部戏以最好的状态呈现出来。

在历届京剧节上,上京的新编剧目都曾大放异彩,从尚长荣老师的“三部曲”,到陈少云老师的“三部曲”,再到《浴血黎明》,都给观众和专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此,张帆表示,创排新戏绝不只为了评奖,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实现自身的艺术价值才是京剧工作者的最终目的。“让我们冲着这个目标全力以赴,不断打磨,不断修改,不断提高,希望《红色特工》能勇攀高峰,在戏曲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10月15日19:30,《红色特工》将面向全国观众进行网络演播,10月15日、16日19:15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的线下演出也将同步开启。

作者:王永娟
选稿:曾炟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去APP评论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否则,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未注明来源“东方网”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3、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5、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具体合作咨询电话:021-6085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