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上海建工房产"服务商文化"大讨论系列报道(二)
城市导报2021-09-23 09:54:39

筑就保障房标杆服务更美好生活

  上海建工房产事业一部,本市保障房建设领域的“排头兵”,一支屡获国家级、市级荣誉的光荣集体,先后承担了周康航大型居住社区、浦东惠南镇“城中村”改造、浦东三林和奉贤南桥保障房、浦东航头和宣桥保障房等重大民生工程建设任务。服务民生就是服务发展,秉持着“客户满意、政府放心”的“服务商文化”宗旨,事业一部积极履行国企的社会责任,为百姓建“放心房”,圆群众“安居梦”,不仅成为了保障房建设标杆开发商,也成为了缔造美好生活的服务商。

民生所需 服务所向

“放心房”处处彰显“用户第一”

  周康航大型居住社区,上海建工房产首个一级开发建设项目,也是事业一部(前身是周康航区域公司)倾力打造的保障房标杆之作。面对大居建设规模之大、建设内容之多、开发模式之新等一系列挑战,事业一部将“以承诺推进服务,以服务创造价值”的核心理念贯穿始终,用心规划、精心建设、尽心服务,历时8年圆满收官,约19000户业主住进了宜居家园,塑造了“放心房,买放心”的良好口碑。

  保障房建设当以民生为先。事业一部积极践行“用户第一的价值观”,充分考虑居者的实际入住需求,传递企业倡导的服务商文化。

  考虑到入住大居的业主都有在家门口操办红白喜事的习俗,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大居在建造时专门辟出了一个可容纳400人就餐的场地,并采用钢结构设计,整个场地没有一根立柱,既节约了空间,又可灵活隔断。

  在设计农民回迁房房型时,考虑到当地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八仙桌,为了便于家具搬运,设计团队人性化地将电梯厢体设计成1.4m×1.6m大小,以方便部分家具通过电梯进行垂直搬运。

  乔迁新居,不少业主都分到了多套房屋,如何满足大家庭实际居住的需要,是一项重要课题。

  设计团队为农民回迁房设计了多种房型,同一楼面既有三房两厅,也有一房一厅,分到这两种房型的一家人便可以住在同一层,方便互相照顾。

  建设保障房,是实现“住有所居”目标的重要支撑,不仅要建得快,更要建得好。事业一部始终坚持以打造商品房的品质建设保障房,推动实现“零投诉”交付。为此,项目团队大胆运用新技术、新工艺,采用WXFS型防渗水管套和防渗水地漏进行预埋和一次浇筑,有效解决了厨房、卫生间、阳台的渗漏问题;运用80mm石棉水泥进行穿墙螺栓孔封堵,很好地解决了外墙渗水问题。同时在周康航C-04-01住宅示范基地,首次实现了整个街坊预制装配,采用长效保温建筑预制维护体系,彻底解决传统外墙保温易脱落、不防火、稳定性差、使用寿命短等弊病,获得了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遵循“质量第一”的标准,大居在建设过程中还聘请了在工程质量方面资质过硬、经验丰富的“老法师”担任质量工程师,每天在现场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即知即改。

  服务,于细微处见真章。为实现“零投诉”,每次交房都有质量小组陪伴左右,每组包含电梯、门窗、施工等多位工作人员。业主看房时,出现问题当场解决;房屋交付后,质量小组提供优质售后服务,接到报修电话后第一时间上门排忧解难,兑现了“放心房”的承诺。

协同联动 共克难题

项目开发效率屡创佳绩

  奉贤南桥大居是本市重大民生工程,备受各方关注。然而,项目的前期开发工作进展缓慢,报规报建、方案设计、土地获取等前期流程的繁琐和许多不确定因素,都是摆在项目团队面前的“硬骨头”。

  面对各种困难和压力,建工房产人倡导的“共克难题的协作观”发挥了作用——各部门协同联动,每位员工担起责任、细化责任、传递责任、压实责任,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以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手段,对设计方案图纸提前介入,并创新和优化项目前期开发流程,创造了多项纪录。

  比如,针对项目地籍测绘工作无法把控的特点,项目团队发挥“抢逼围”的工作作风,仅用三天时间就完成了任务,创造了奉贤此项工作的纪录;后续又用时125天,率先在奉贤区9个保障房项目中实现开工,进一步提升了上海建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最终,南桥大居从开工到取得入户许可证仅用了33个月,兑现了让业主准时入户的承诺,践行了“有诺必践的诚信观”。

  同样体现“建工速度”的还有三林保障房项目。前期,每当0901-13-12及0901-14-03两个地块办证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时,各个条线团结一心,反复核对上报数据、细心整理收集办证资料、预先多次与办证人员进行沟通咨询。他们在办理手续中认真的态度和执着的精神,在浦东新区的相关职能部门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为未来新项目的高效开发提供了路径和经验。在项目拿地前一个月,项目团队就针对后续从拿地到办出施工许可证整个过程进行具体“解剖”,把整个过程的工作细化成多个重要节点,再把这些节点落实到每一天,甚至每半天,按天数来排节点,还不断挖掘哪些环节可以提速和同步。

  针对各个环节的流程,不仅经办人本身要熟悉,还会与财务、合同等相关人员事先沟通,确保资金付款等顺利进行,这些有效的沟通和周密的部署,为项目拿地后24天就拿到施工许可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上海建工保障房项目开发效率之最,也创下了浦东新区保障房项目开发史的一个奇迹。

建楼育人 使命必达

十二载发展结出累累硕果

  2021年,是事业一部成立的第12年。一路走来,事业一部明确了“建楼育人”的使命,并为之付诸行动。同时不断发挥方芳劳模创新工作室在传承“三大文化”基因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激发员工的活力和潜力,引导青年走好职业生涯的每一步,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氛围。

  在思想上,让青年员工意识到保障房建设的重要性,为能参与这样的民生工程而增添一份使命感和荣誉感;在行动上,培养青年员工吃苦耐劳、勇挑重担的能力,通过师徒带教、劳模讲堂、竞聘会、轮岗学习、专家授课以及“青年随心聊”等载体,把适合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结合“建队育人、科学育人、工程育人”的宗旨,使一批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截至目前,事业一部先后培育了宣桥“钢铁侠”团队、惠南“城中村”90后学习型团队和东岸三林管理型团队。这三支有责任感、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团队充分展示了“上海市模范集体”的风采。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事业一部深知,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是做好项目的根本保障。在“使命必达的行动观”的指引下,事业一部先后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上海市模范集体”“上海市重大实事工程立功竞赛金杯集体(连续三届)”“上海市住宅建设实事立功竞赛先进集体(公司)”及“上海市重大工程立功竞赛优秀集体(团队)”等多项殊荣。

  客户满意,政府放心,体现了责任地产开发商的担当。上海建工房产事业一部将进一步挖掘服务商文化的时代内涵,塑造符合企业新发展需要的品牌服务价值体系,在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文化是魂,服务是本。紧跟上海建工集团开展“服务商文化”大讨论的步伐,上海建工房产以“以承诺推进服务,以服务创造价值”为主题,以“客户满意、政府放心”为宗旨,启动“服务商文化”大讨论,聚焦房产服务“五观”(用户第一的价值观、有诺必践的诚信观、使命必达的行动观、共克难题的协作观、合作共赢的客户观),进一步丰富服务商文化的形式内容,挖掘服务商文化的时代内涵,领悟服务商文化的内核精髓,深化与塑造符合公司新发展需要的品牌服务价值体系,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全国化房地产开发运营商赋能。


作者:本报
选稿:孙翔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去APP评论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否则,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未注明来源“东方网”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3、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5、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具体合作咨询电话:021-6085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