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让“低碳”话题变得趣味十足!科普游戏大小朋友玩起来
东方网2021-09-21 18:43:55

东方网9月21日消息:“多坐大巴车少开,清洁能源来替代。节水节电来比赛,生活少用塑料袋。垃圾分类习惯在,循环利用巧安排……”

日前,由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组委会主办,徐汇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协会和上海科普教育促进中心承办的第七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瓷绘江山,低碳中国”徐汇区人与自然主题科普活动落地徐汇正大乐城。25组亲子家庭汇聚一堂,将想象力汇聚于笔墨之间,描绘绿水青山的美好愿景。

伴随着小朋友们的童声快闪,活动主承办方代表共同点亮了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吉祥物“申申”,让它快乐地畅游在碧水中、蓝天下。“申申”以长江江豚为原型创作,目前江豚的数量只有千余头,比大熊猫还要少,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有更多人加入到保护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队伍中去,同时鼓励大家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通过全民行动的方式为共建生态之城作出应有贡献。

现场除了趣味十足的瓷盘DIY活动,大朋友、小朋友们还共同参与了“诗词中的人与自然”、“搭桥渡河”、“低碳生活保龄球”、“低碳辨辨辨趣味挑战赛”等一系列科普游戏,在互动中进一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华文明千年积淀的生态智慧,“践行绿色低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位小朋友说,自己和爸爸妈妈出门在外经常买饮料喝。通过这次活动,他知道了饮料的塑料瓶包装不仅不环保,喝不完的饮料如果连瓶直接扔进垃圾桶,不进行分类投放,同样不利于节能减碳。以后出门会自带水杯,这样既健康卫生,又能保护环境。小朋友的发言博得了现场的一片掌声,许多家长也开始向孩子介绍什么是“碳中和”、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将低碳生活的种子播撒进孩子们心间。

现场活动结束后,组委会还通过“上海自然保护周”微信公众号发起“人气低碳达人”DIY作品人气投票,得票最高的3组家庭将获得由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组委会提供的精美纪念品。

记者了解到,第七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将于10月23日-29日正式举办。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组委会还将陆续推出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市民可关注“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微信公众号,提前了解有关资讯,报名参与各项活动。组委会提醒,疫情防控期间,参与活动须按要求提前进行报名和预约,届时还请报名成功的市民朋友佩戴好口罩,主动出示随申码,并配合现场测温和登记工作。

作者:解敏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去APP评论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否则,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未注明来源“东方网”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3、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5、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具体合作咨询电话:021-6085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