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坚持为真善美发声” 张文龙小说集《风铃》新书出版发行分享会在沪举行
东方网2021-09-20 20:28:33

东方网9月20日消息:“本书取名‘风铃’,代表一种声音,希望能够通过此书继续为真善美发声。”日前,“我爱我的祖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暨张文龙中短篇小说集《风铃》新书出版发行分享会在上海植物园“艺舍”内举行,本书作者张文龙在现场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张文龙,国家一级导演,曾任上海广播电视台首席导演、上海戏剧频道播出总监,第十、十一届上海市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常委、文艺委员会主任,民进上海文广影视集团委员会主委,中国戏剧文学学会理事,上海通俗文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上海新闻工作者协会、上海戏剧家协会、上海电影艺术家协会等会员,“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评委,“上海大学生国际电影节”终评委,上海理工大学客座教授。著有《汤团王》《风铃》等小说、剧本、散文集共十部,约四百多万字,其中,剧本逾四十部,已公演十部,电影共二十部,已拍摄两部。曾荣获“星光奖”“金鹰奖”“兰花杯”等国家级奖项数十项,两次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授予的“全国优秀电视编导奖”。其自己编剧、导演的网络大电影《代驾血谜》于2017年3月28日获美国“第20届好莱坞国际电影节金奖”。

图片说明:张文龙小说集《风铃》

据介绍,此次由文汇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短篇小说集——《风铃》收录了张文龙近年来创作的14 篇中短篇小说。其题材都是从现实生活中观察和捕捉来的,似在讲述故事,其实在坦陈人生哲理。书中不少篇目聚焦蓝领小人物,写出了他们养家糊口的不易,对生活中各种磨难、压力的抗争,以及他们积极向上的处世态度,个中跌宕起伏的经历令人惊叹和同情。其中,无论是《风铃》《泥沙》,还是《汤团王》《瓜农》等作品,都有浓烈的生活气息,表达了作者强烈而鲜明的爱憎。

图片说明:张文龙小说集《风铃》签售现场

在谈及自己的创作初衷时,张文龙表示:“我从小就有文学梦,‘坚持为真善美发声’是我一贯的理念。我喜欢关注身边的凡人小事,用平视的角度,真实的故事,质朴的语言,讲述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我觉得以传播真善美为内核的作品自有最触动人心的力量,《风铃》是我的第一本完整结集的小说选集,相信以后还会有。如果把我的拙作喻为一杯香茗,我希望读者初品不知味,久闻方觉清香,回味更是甘甜悠长。”

图片说明: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马莉莉在现场分享感受后倾情献艺

上海戏剧学院原党委书记、著名文学评论家戴平教授亦有同感,他为《风铃》作序时评价道:“文龙先生是一个有心人,他善于积聚素材,善于以小见大,善于从矿石中发现美玉,塑造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文龙先生的眼睛一直是明亮而有神的,他的眼睛一直睁得大大的,密切地注视着当下的现实生活,善于捕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各种题材。《风铃》是作者三十多年来从事文艺创作在小说方面的一次检阅,也展示了一位当代文化人富有的精神家园。纵观本书的所有文字,一个鲜明而强烈的特色是:直面民生,关注现实,歌颂光明,鞭挞丑恶,接地气,扬正气,树新风。他在电视台创意、导演大量综艺节目的同时,不断有戏剧、影视和小说、散文、评论作品问世。这是极为难得的。”

图片说明:著名画家吴建平在现场发表感言后赠送墨宝

据悉,本次活动由上海浦东领航文化工程研究院主办,上海极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万盛源艺术品有限公司、上海植物园、上海雯学传媒有限公司协办。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贾树枚,中共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上海市委原专职副主委黄山明,上海地方志原党组书记刘建分别致辞,中共上海市组织部原常务副部长陈士杰,国防大学原政委蒋勇少将,上海作协原党组书记汪澜,上海武警部队原副政委张长东等领导和马莉莉、何双林、唐元大、徐世利、王志萍、小翁双杰等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吴建平、陈国瑜等著名书画家以及国内主流媒体记者纷纷出席,并参与了随后举行的新书签售活动。

作者:刘昊
选稿:孙衍康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去APP评论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否则,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未注明来源“东方网”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3、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5、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具体合作咨询电话:021-6085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