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文创首店、专线巴士、十佳线路... 上海旅游节首个“建筑可阅读”主题来了
东方网2021-09-17 17:14:17

东方网记者曹磊9月17日报道:金秋时节,一年一度的上海旅游节今天如期而至。今天上午,第32届上海旅游节“建筑可阅读”主题活动“建筑可阅读”十二时辰全媒体大直播、专线巴士、城市微旅行、全民创伴手礼创意设计大赛等正式上线。

“建筑可阅读”十二时辰全媒体大直播

从9月16日21:00至9月17日21:00的24小时内,大直播将以上海晨昏日夜的十二个时辰作为经线,以“城市微旅行”的脚步,串联起海纳百川、观见天下、诗意栖居三大篇章。整场大直播共设置直播点位40多个,涉及各类建筑150余处,不仅有专业拍摄的导览“大片”,也有市民、学生、UP主自制的“打卡攻略”,全方位展现了城市的烟火气和人情味。

大直播中,9月17日首发的“建筑可阅读”专线巴士变身流动直播间,SMG主持人和特邀嘉宾在敞篷巴士上一路“行进式”讲解,在轻快的节奏中领略“建筑可阅读”的魅力。晚间时段,主持人又在浦江游船的水上直播间,带领大家来一场浦江夜游,一览两岸标志性建筑和璀璨的灯光秀,整个直播在物阜民丰、流光溢彩的黄浦江“世界会客厅”划上句号。

多位中外著名建筑设计师也倾力加盟大直播活动。新天地设计师本杰明·伍德、船厂1862设计师隈研吾、龙美术馆设计师柳亦春等,一一讲述他们在上海代表作的设计理念,对上海“建筑可阅读”的独到见解,以及与这座城市的不解之缘。

首条“建筑可阅读·专线巴士”

乘坐“建筑可阅读”专线巴士,可以从浦西畅游到浦东,将经典的城市地标一网打尽,让建筑可阅读的便利度有了更大提升。9月17日起,首条“建筑可阅读”专线巴士投入运行,市民游客可乘坐印有建筑可阅读专属LOGO的蓝色双层巴士,打卡黄浦区、浦东新区、虹口区的经典建筑。巴士线路覆盖浦江两岸,全程大约80分钟,行程22公里,设五卅运动纪念碑站、外白渡桥站、金陵东路码头站、豫园城隍庙站以及东方明珠站五个站点。巴士着重打造“观光车+微旅游”的全新体验方式,配备专业讲解员,定点带领乘客以步行微旅行的方式讲解站点周边的建筑。

首推“建筑可阅读·城市微旅行”发布

作为阅读建筑的最佳方式之一,通过不同的主题将风格各异的建筑“串点成线”成为广受市民游客喜爱的“阅读”方式。活动当日,市文化旅游局向公众发布了“建筑可阅读,城市微旅行”十佳线路推荐榜,并举办“建筑可阅读”全民游分享会,邀请乔争月、周力、岱川博士、魔都桃阿姨等小红书人气博主参与分享。此榜单通过用户的视角,根据小红书用户发布的建筑打卡攻略受欢迎程度选出,发掘了上海市内新晋网红建筑打卡路线,其中既有展现经典的“老上海魅力展”、“老弄堂大集合”,也有串联时尚的“海派摩登大秀”“艺术展览之旅”;既有一路感受文脉的“文人故居一览”“人文艺术大赏”,也有体验江南韵味的“感触老城新韵”“小城古韵风情”;而“国保寻根之旅”和“穿越千年古镇”则带领市民游客触摸历史,迎接未来。   

"建筑可阅读"的文创首店上线

张园99是最早完成修缮的保护建筑,"建筑可阅读"的文创首店坐落在其中,店里除了咖啡美食,一定少不了文创产品。您看,在这排货架上,陈列着许多融合了上海城市建筑文化的商品。比如,和上海老字号第一食品商店联名推出的"蝴蝶酥"、"石库门牛奶巧克力"。

文创咖啡店运营负责人许汀雁表示,张园作为上海建筑文化的地标之一,在风貌整体修复的同时,也努力在"建筑可阅读"上下功夫,为了让更多人能走近老建筑,在上海市文旅局、静安区文旅局的指导下,静安置业携手海上文创,即将跨界开设了首家"建筑可阅读"文创咖啡店,首店邀请了波特曼丽思卡尔顿的甜点大师为其建筑、石库门等风格量身打造,不仅如此,我们的商品(无论是咖啡、甜点或文创商品),也会结合上海四季的变化、不断推陈出新。

首店预计11月份将在吴江路开设快闪店,结合老建筑特色的元素再融入时尚潮流的海派风格,将打造一个可以有品、看、触、闻四感的沉浸式"建筑可阅读"概念店。等张园历史风貌保护区整修完毕后,快闪店将升级为2.0版本,正式入驻张园老洋房,给市民游客带来真正沉浸式体验,实现"建筑可阅读,建筑亦可悦读"。

作者:曹磊
选稿:叶页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去APP评论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否则,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未注明来源“东方网”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3、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5、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具体合作咨询电话:021-6085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