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科技点亮美好浦东 2021年浦东新区“全国科普日”活动火热进行中
东方网2021-09-16 21:41:46

东方网记者李欢9月16日报道: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推动浦东新区公民科学素质全面提升,助力引领区建设和城市软实力建设。金秋九月,浦东新区科协联合社会各界,按照“1+10+X”的活动模式,精心打造浦东新区“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为广大群众献上一份科普大餐。

1场启动仪式亮点纷呈

9月16日,以“百年再出发,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2021年浦东新区“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拉开序幕。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党组书记范金成,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顾兵,浦东新区南码头路街道党工委书记高天等领导共同出席开幕式。

启动仪式上满满的科普元素一下子激发了市民参与科普的热情,也使科技创新成果和科普活动切实惠及群众、走近群众,让智慧新生活成为可能。科技秀《科技之光》、舞蹈《时空之门》,舞台上一个个融合了声光电效果的节目,展现浦东科技活力,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最后,歌伴舞《国家》更是将活动推到了高潮。

启动仪式上,还出现了一群奋斗在科技创新事业一线的“大咖”的身影,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浦东新区专业科普志愿者”。这支活跃在浦东的队伍已吸引了200余名专业科普志愿者,涵盖航空、航天、航海、化学、医疗、生物、水文、教育等多个行业,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投身科普,四处播撒着科学的种子。

启动仪式上还为周浦镇御沁园居委、大团镇赵桥村村委和东明路街道金色雅筑居委等12家2021浦东新区科普示范社区授牌。

活动当天除了主会场外,还分别连线了4个分会场:“科普进社区”走进唐镇保利居委,感受到了社区科普的百花齐放;“科普进校园”走进高东中学,在科学家进校园、科普课堂等活动中感受到浓郁的科普氛围;“科普进商场”走进张江汇智国际商业中心,在科学秀、格斗机器人大赛、“科技星球”等酷炫科普活动中体会科技魅力;“科普进医院”走进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在“蒲公英”原创情景剧等活动中感受科学和艺术交融。

10大重头戏魅力无穷

通过“科普+科创”“科普+文化”“科普+健康”等模式的探索和创新,浦东新区培育和形成了一系列科普品牌活动,聚合成了2021年浦东新区“全国科普日”活动的十大重头戏。

中微子、暗物质、火星探测器、嫦娥四号……在本届墨子沙龙上,尖端科技唱主角。目前已邀请10位科学家,并策划中国科大少年班专场、科学与艺术等上海民众关心的科学主题,邀请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共同发言人曹俊、PandaX暗物质实验发言人刘江来、火星探测器总设计师、嫦娥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吴国盛等各个前沿科学领域的专家。

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2021年浦东科普诗词大会也拉开帷幕,本届大会重点增加优秀红色诗词内容,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进一步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普+诗词”。大会首次将线上互动的在线时间延长至4周(28天),分为浦东中小学生板块、全网科普诗词爱好者板块。除在校师生之外,线上平台积极拥抱全网的诗词爱好者和白领,持续拓展大会参与面与影响力。

除此之外,张江汇智科普节、“蒲公英”健康科普驿站、极客叨科学—浦东科普工作者系列、浦东新区公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科学东小院、青少年“创新种子”行动等活动悉数登场。这些活动以前沿科技、互动体验、健康科普、诗词中的科学道理等内容吸引市民的关注与参加,将科学的知识、方法、思想、精神传播给市民,在浦东营造浓厚的科普氛围。

基层科普是科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浦东新区科协广泛动员各街镇科协、学协会、科普教育基地、浦东新区公民科学素质实践基地及全国、上海市及浦东新区科普示范社区(村居),注重党建带科建,依托浦东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街镇分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社区科普大学街镇分校、社区书院、“家门口”服务站等科普阵地和科普平台,组织开展基层科普活动已超过300场,让百姓与科普实现点对点、面对面,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参与科普、体验科普,让科普活动融入公众生活,推动形成崇尚科学的风尚,助推全民科学素质全面提升,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强支撑,为引领区建设和城市软实力建设作出贡献。

作者:李欢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去APP评论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否则,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未注明来源“东方网”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3、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5、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具体合作咨询电话:021-6085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