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点丨打通医·药·险①险企为何争相向医疗医药领域开疆拓土

2021-08-05 07:15:00 作者:澎湃新闻记者 胡志挺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保险要做的不仅仅是赔付,这已是众多商业保险公司的共识。商保公司如何更好地切入大健康领域?医、药、险的融合或是一条可行的路径。在医、药、险闭环的构建中,需要将保单、就医、用药、支付、后续健康服务等环节打通,站在更高处而言,则是一场保险、医药、医疗等产业链的整合。除了保险公司,还有哪些参与方正摩拳擦掌,各方如何在这场产业大整合中各显神通?湃新闻行业观察与产业调查栏目“痛点”推出《打通医·药·险》专题,对上述问题逐一探究。

不再是“单打独斗”,保险业如今与医院、医药企业等机构互动频频。

中国太保与瑞金医院合作共建互联网医院,友邦人寿与中山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在直付等方面开展合作,中国人寿、太平人寿、泰康在线等险企纷纷与药企合作推出各类肿瘤特药险等,中国平安与日本老牌制药巨头盐野义合资成立制药公司,众安在线孵化的“暖哇科技”提前布局医疗数据领域……是什么让他们愿意不断在医疗医药领域“开疆拓土”?

对于消费者而言,医、药、险的融合无疑能带来一系列的“礼包”。消费者在获得保险保障的同时,还可以享受到更为便捷的服务,也能省去一些寻找优质医疗资源的困扰。当下,一些患者对于提高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便利性,获取透明、全面的医疗信息及整合式医疗方案的需求十分迫切。

险企竞相入局医疗医药领域

“近年来,我们越来越感受到医疗、医药、健康管理、保险这些行业之间有很多的共同语言和共同诉求,通过合作我们可以在健康信息数据上互通,在支付方式改革、健康管理服务等方面携手合作,在打造健康服务产业链方面优势互补。”在近日举行的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第三届健康险专业委员会全体工作会议上,中保协党委书记、会长邢炜如此说道。

友邦人寿首席客户官姜利民向澎湃新闻表示,传统保险公司作为医疗费用的支付方,与产业链上游的医疗机构、医药厂商等,存在不同的利益需求。

作为国内首家外资独资人身险公司,友邦人寿在2020年3月与镁信健康、中国人寿再保险联合推出了国内首款适用于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政策的境内外特种药品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2021年6月,友邦人寿又宣布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达成战略合作,将通过双方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构建大健康生态圈。

对于与中山医院的合作,姜利民告诉澎湃新闻,友邦客户未来将有机会优先享受精准的中山医院专家诊疗资源及多学科会诊服务,从而获得更好的就医体验和诊疗效果,并有望借助医院专科优势,在未来的保险产品设计上有所突破。

与医院开展合作的还有中国太保。2020年9月,中国太保与瑞金医院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启动互联网医院建设。互联网医院也可以说是险企与医疗行业融合的一种形式,当下,太保、平安、众安、泰康等都已拿到了互联网医院牌照。

“众安大健康生态‘医+药+险’模式以互联网医院为载体。”众安在线相关人士对澎湃新闻表示,众安在2019年获得互联网医院牌照,在2020年正式推出“众安医管家”服务。“众安医管家”让众安保险能够将医疗和保险相结合,在2020年7月,合作上线了“尊享e生2020(门急诊版)”百万医疗险。

众安在线首席执行官姜兴曾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指出,“健康”还是众安要主攻的方向,接下来,众安在线在健康生态上的发力点有很多,比如互联网医院就是其中一个核心发力点。

上述众安在线相关人士还谈到,众安互联网医院首先将传统的业务互联网化,包括诊疗能力和药品服务,将这些传统线下业务进行线上整合,生成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电子支付等等。然后将健康服务和健康产品提供方所能提供的服务进行互联网化整合,包括健康管理中心、医院联盟、专科治疗以及健康商城等,通过区块链技术对数据进行传输和留存。在这两者的基础上,众安互联网医院就能实现从数据角度研发创新服务模式,并进一步优化保险的智能核保、核赔等流程。

不过,区别于线下实体医院,互联网医院的功能还是较为简单,主要为患者提供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和家庭医生的签约服务。试图在互联网医院领域发力的中国太保,也在着手线下实体医院的建设。中国太保副总裁马欣此前曾透露,目前公司正在谋划实体医院的布局,将从供给小、需求大的康复医院着手。

聚焦于健康管理及医疗服务的思派健康在“医、药、险”的融合上参与不少。思派健康副总经理陈明东告诉澎湃新闻,在保险公司的方面,健康保险参保人数和规模有限,还未形成规模效应,没有形成类似国外商业保险对医药的强大管理能力,导致健康险公司对医疗风险的控制能力的缺失。

“由于无法控制健康保险的赔付,进而导致产品利润水平较低或亏损。”陈明东认为,通过“医、药、险”的打通,可以引入医疗机构、药企、药房,可以纳入更多的亚健康或疾病人群,通过不断扩大的参保人规模,以及相应形成的对医疗的消费体量,获得对医疗和医药供给的管理能力。

打通“医、药、险”

其实对于保险业而言,“保险+医院”的模式并不算新,但是其内涵却越发丰富。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泰康人寿、中国太平、新华人寿、阳光保险等多家险企均已投资医院。对于险企而言,此举除了能增加投资收入,还可以通过费用、药品等医疗数据实现更为精准的保险产品定价。对一些布局了养老社区的险企来说,医院又是其养老战略的一大优势。

谈及医、药、险的融合,招商信诺副总经理、总精算师蔡廉和向澎湃新闻直言,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只有当“医、药、险”业务链条互通,才能够为客户带来真正意义的大健康服务,提供由在线问诊、购买药品、保险赔付,至健康管理、康复管理等的一站式服务,实现患者、医生、医疗机构、保险机构的整合,形成医疗健康服务闭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医疗健康保险服务。

平安健康险总经理助理郭实对此也持同样的看法。他认为,“医、药、险”的打通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可形成新的客户闭环管理服务流程。

具体到各个环节,郭实举例称,对于诊前预防阶段,保险公司可为客户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及时通过关联数据提前预判客户的就医需求或疾病特征,联通医院进行合理的就医指导;在客户的诊中治疗环节,通过保险公司支付涵盖目录外药品及治疗等费用,保险公司同医院联合数据分析,打造就诊质量报告,不断辅助客户的规范化治疗;在诊后阶段,保险公司的健康管理平台与医院医生合作为客户提供康复管理,减少其二次入院及后续并发症等风险。

除此之外,郭实还提到,在诊后用药环节,保险公司通过连接药企与合作创新,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用药保障和服务,降低患者用药负担,同时不断探讨新的合作模式,例如赔付与药品疗效相挂钩的单病种保险,针对癌症患者的特药险,限定商保药品目录的慢病保险等。

其实,在医、药、险融合方面,中国平安甚至与药企合资成立了制药公司。中国平安方面表示,新成立的平安盐野义将依托平安集团领先的医疗科技、强大的医疗资源和金融保险业务,与日本盐野义优秀的自研新药开发能力、丰富的医药产业经验,致力于打造全面解决患者需求及社会难题一体化医疗健康平台。

“作为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2020年人们的医疗费用中由商业保险承担的费用预估占比仅为4%左右,在用药支出、公共卫生等医疗支出占比依然较低,与业务增速不匹配。”郭实说,保险公司对于客户接触最多的模块在于事后理赔,与客户直接的交互还是较少的,为客户的服务机会及医疗过程管理较少,作为健康保险公司希望不仅可以成为客户的理赔支付端,还可为客户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全流程参与客户的就医服务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