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携手!这两大跨国外企在沪达成合作协议 德国康复模式在中国落地

2021-08-03 17:45:31 作者:程琦 来源:东方网

东方网记者程琦8月3日报道:今天,在沪两大跨国企业,勃林格殷格翰旗下霁达康复品牌与哥伦比亚中国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医疗资源互补、人才交流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实现医疗服务的有效对接,进一步提高康复行业管理水平。

据悉,双方的合作将率先在位于上海静安区的哥伦比亚凯宜百诺门诊落地,霁达康复的专业医生和康复治疗师将为卒中患者提供常规门诊服务,为上海的卒中患者提供更多地域上的便利。未来,除位于浦东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外,患者也可以在位于浦西静安寺的哥伦比亚凯宜百诺门诊享受到同样标准的德国模式康复治疗。

此次合作,标志着勃林格殷格翰德国神经康复模式中国化发展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七成患者需照护  卒中后康复治疗应尽早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由于脑部的血管突然出现破裂或者是由于血管堵塞血液不能流进大脑而引起,发病非常迅速且危急。根据最新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GBD)显示,我国总体卒中终生发病风险为39.9%,位居全球首位,这意味着一生中每5个人大约会有2个人罹患卒中。脑卒中发生后,如果未能及时救治,患者可能遗留感觉、运动、认知、语言、情绪和精神等方面的后遗症,其中有70%-80%的患者因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而需要照护,这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脑卒中康复治疗是国内外指南推荐的对降低致残率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此外还能够预防卒中后的并发症。最早在脑卒中发病24小时内,体征正常情况下就可以开始启动康复治疗,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残疾的可能性,获得较好的预后。

“目前患者及家属更多关注的是脑卒中的急救,对于康复治疗意识有待加强,再加上康复治疗过程需要家属及患者的积极配合,造成了我国脑卒中患者在一周内接受康复治疗的仅有11.5%,而有42.4%的患者中风后没有接受过任何康复治疗。”中国康复医学会老年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郑洁皎教授表示,“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除了患者及家属外,还受到国家相关政策、医疗服务质量、行业技术进步等方方面面的影响,康复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目前,上海市康复医师和治疗师分别占2.54%和3.28/10万人,与国际标准10%-20%和50/10万人相比差距巨大。”

 德国模式在中国  开启康复治疗新篇章

国家卫健委等部门一直倡导加强卒中防治管理,呼吁重视卒中康复管理,此前推出了一系列围绕脑血管病神经内外科及康复医学科、康复医院及康复中心、社区医院和家庭建设的三级康复医疗体系等政策及指导意见。

2021年6月,国家卫健委联合其他部委发布了《关于印发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综合方案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意见》的通知,为我国的卒中康复事业作出了重要的战略方向指引。

勃林格殷格翰大中华区健康创新事业部负责人费子芙表示:“此次携手哥伦比亚中国凯宜百诺门诊可以为更多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卒中全程管理服务,提高中国卒中康复患者的治疗可及性。同时,门诊服务能够更好的帮助患者实现二次预防。未来,我们希望能与各方携手,积极相应国家政策,让中国脑卒中患者尽早接受德国标准的个性化卒中康复治疗方案,提高卒中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负担。”

据悉,2018年勃林格殷格翰将历经百年的德国神经康复模式和霁达康复品牌带到中国,在保持创新思维和以患者为中心的康复理念下,历时三年打造了源于德国并结合中国国情的“中国霁达模式”。

在霁达康复支持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76%的患者在脑卒中发病后的六个月内启动了康复治疗。今年3月霁达康复在成立三周年庆典上,与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共同发布了《2019-2020年康复临床成果报告》,这是连续第二年发布该报告。报告显示,发病6个月内接受康复治疗的卒中患者恢复良好。

霁达康复的专家团队认为,只有临床医生充分认识并实践“早期康复”,患者的功能效果恢复才会更好。但是,即使患者未能在急性期过后及时地获得康复治疗,在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能够积极接受专业的康复治疗仍能带来一定的获益。因此,针对中风患者无论何时,康复永远不会太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