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2021中国儿童心理赋能公益论坛”在沪举行
东方网2021-07-29 21:36:54

东方网记者郁婷苈7月29日报道:7月28-29日,“2021中国儿童心理赋能公益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现场发布《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公益领域扫描报告》,以期建立起从业者和相关方的初步认知,联合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为传播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发声。

本次论坛邀请了国内儿童心理赋能领域的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及公益组织代表,从不同视角分享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达24.6%。随着学生年级升高,抑郁和重度抑郁也呈上升趋势。在大量劳务输出的乡村地区,家庭教育缺位、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普遍缺乏心理相关的知识方法,导致乡村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缺乏关怀和引导,所显现的心理问题更为严重。

面对乡村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慈公益基金会从预防视角出发,结合“积极心理学”和“社会情感学习”理论研发出系统的心理健康课程,帮助儿童提升心理弹性,至今已有25万多名乡村学生受益。

对干预类项目的评估,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系主任吴帆教授指出:预防性干预和治疗性干预同等重要,预防性干预的重点在于赋权,加强儿童和家庭自身能力的建设。

日慈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张真指出:“当孩子们拥有了自我接纳和肯定的能力、良好的情绪管理和社会交往能力,就能生长出抵御心理疾病的抵抗力,有效地预防抑郁、自杀等严重后果。”张真表示,不同成长环境下的儿童面临着不一样的挑战,仅靠几家机构行动远远不够,希望更多利益相关方能够参与进来,让越来越多人关注儿童心理健康议题,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让儿童心理服务专业化、多样化、普遍化。

在对《扫描报告》的解读中,日慈公益基金会研发与培训主管刘婕雨表示,目前儿从项目数量、项目实践时长、全职员工数量、年度支出金额来看,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公益领域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另一方面,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公益项目开展了多种尝试,当前的解决方案以“心理课程”和“教师培训”为主,少有触及到家长、管理制度、校园文化等层面的措施。

在临床心理学博士、执业精神科医师、大儒心理创始人徐凯文看来,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个知识的教育,也不完全基于传统西方理论的教育。“我们有很大的创造空间,比如更多结合中国的文化,结合民族文化和智慧。心理健康教育不应该是心理健康老师的事情,应该是所有老师的事情。”

“去年我一个人接了32个自杀孩子的个案,当中三分之二与校园欺凌有关。“在校园欺凌的预防与应对困局”的分享中,光合行动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院联合创始人沈旭认为:“社交能力不能简单地看作不能交到朋友,而是能不能用让别人感到舒服的方式来社交,许多孩子缺乏情绪表达能力、合作的能力,认知有所偏差,这都是我们在欺凌中发现的问题。”

财新传媒编委、财新《中国改革》杂志执行总编辑张进曾经也身陷重度抑郁困扰,他将患病经历写成著作,希望能够帮助万千抑郁症患者渡过抑郁症的不良心境。他说,“其实青少年抑郁的治疗比成年人更为复杂。大多数情况下,孩子并不愿意单向地被治疗、被教育、被改变,而更希望主动选择,在创造中自我提升、重建关系,并获得价值肯定。”张进指出,

另外,四场分别以预防、家校、正念和融合为主题的分论坛在29日进行。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日慈公益基金会主办,澳门同济慈善会北京办事处和浙江心基金慈善基金会支持。

作者:郁婷苈
选稿:杨宜修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去APP评论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否则,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未注明来源“东方网”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3、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5、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具体合作咨询电话:021-6085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