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错过一个好父亲” 《我的父亲焦裕禄》电影党课催人泪下

2021-07-21 14:37:05 作者:傅文婧 来源:东方网 选稿:李昀瑾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7月21日报道:追寻先辈足迹,感悟时代召唤。《我的父亲焦裕禄》上海大学展映暨2021年军训主题教育20日在宝山校区举行。通过观影与交流,电影中诠释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激荡人心、感人至深,为师生们呈现了一堂生动的电影党课。

《我的父亲焦裕禄》以焦裕禄同志二女儿焦守云的口述为基础,用普通人的眼光看党员干部,影片从“一名党员”“一位干部”“一个亲人”三个不同的角度,从焦裕禄“洛矿建初功”“兰考战三害”“博山生死别”三个时期回顾了焦裕禄同志竭尽一生为人民服务的光辉事迹。

“你可以错过一部好电影,但你不能错过一个好父亲。”上海大学校友会理事、著名影视制作人、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监制杜闻伟告诉记者,这是一部与大家通常印象中有些“不一样”的电影。在杜闻伟看来,要让一部主旋律电影具有打动观众的“可看性”,需要将党性、人性和个性融合起来。影片中观众将看到一个塑造更真实、形象更丰满的焦裕禄。他不仅是一位楷模,也是一位平凡的丈夫、父亲,有着他自己的理想与烦恼。

谈起拍摄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杜闻伟说自己深深感受到了“焦裕禄精神”深远的影响力。“我们拍这个戏的时候,所到之处只要听说我们是拍焦裕禄,各地政府和群众都是给予极大的、无私的帮助支持。”而焦裕禄同志生前所在的兰考县,如今因为当地发展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几乎找不到当年“三害”的拍摄环境,也让剧组不得不辗转更多偏远地区取景,甚至只能依靠人工“造景”,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焦裕禄同志生前夙愿已经实现——今天的兰考县正越来越繁荣富强。

观影过程中,现场观众沉浸其中,仿佛回到了那个艰苦朴素的年代,见证了一个为百姓谋福利、为人民谋福祉的县委书记形象。剧中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语、一个个催人泪下的场景引得现场观众数度落泪,感触良多。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张斌教授告诉记者,“1990年代,电影《焦裕禄》让我们认识和理解了‘共产党员究竟是怎样的人’这个问题:焦裕禄是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共产主义的钢铁战士。今天,《我的父亲焦裕禄》则从一个女儿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焦裕禄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爸爸、丈夫、儿子和书记。做一个好人的伦理逻辑和做一个共产党员的信仰逻辑在电影中统一了起来。电影对历史环境进行了高度还原,对人物精神世界进行了深度开掘,对人物的内心情感进行了细致表现,加上演员富有张力的表演,塑造了一个可信可亲可敬的焦裕禄,感人至深。做一个好人,做天上最亮的那颗星,不要忘记身边受苦的百姓,是焦裕禄母亲对他的教育,是焦裕禄临终时对孩子的期待,也是一个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军训师四团一营二连指导员、理学院教师林晨亚表示,“作为上海大学河南开封籍教师,我从小就听着焦裕禄的名字长大,从老一辈口中听过他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治理兰考风沙、盐碱、旱涝灾害的感人功绩。这次观影过程中,影视作品带来的视觉冲击,让我对家乡人民曾遭受的苦难有了感同身受的共情,对焦裕禄书记忧民之苦,亲民爱民的无私奉献精神满怀钦佩之情。虽然没有成长在兰考,但我嫁到了兰考,每次回去都会看到兰考的新变化:主干道裕禄大道繁华热闹,县委党校门前的泡桐林枝繁叶茂,百姓安居乐业。身为一名党员和青年教师,我要把‘为人民服务’植根心底落实于行动,才能无愧于党和国家对自己的培养和期望。”

军训师一团二营一连学员、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本科生向瑾彤感言,“焦裕禄书记与当地百姓共同奋斗,与自然灾害展开角逐。他追风沙要追到沙落地,查流水要查到水归河,深入田间地头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总结治理“三害”的宝贵经验。直到他逝世前,心里还在挂念着兰考,那句“死了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是他留给这个时代的最真情的告白。‘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焦裕禄书记,公仆情怀早已深深根植于他的血脉。身为新青年,我们肩负着时代的重任,理应继承前辈这种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为建设祖国而不懈奋斗。愿我辈高举青年精神之火炬,在时代的长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表示,军训让同学们练就强健体魄,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的展映为上海大学带来了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素材”。焦裕禄同志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和奋斗精神值得全体上大人学习。希望同学们要传承好上大的红色基因,弘扬好焦裕禄精神,践行好“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在军事技能训练与军事教育中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