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为了让“初心之地”更亮堂!上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党员攻坚队参与中共一大纪念馆建设
东方网2021-07-15 11:38:53

东方网7月15日消息:7月10日,上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的翁旭峰和妻子特意起了个大早,前来瞻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始发地——中共一大纪念馆。看到周围络绎不绝的人群,看到纪念馆窗户透射出来的光亮,翁旭峰看看一旁的妻子,一种特别的情愫涌上心头……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共一大纪念馆实施场馆修缮改造,上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承接馆内电力设备安装调试工程。面对工期紧张、空间复杂、吊装作业难度高等困难,公司抽调了一批党员技术骨干组成“党员攻坚队”,由翁旭峰担任项目负责人。

迎难而上争速度

项目施工,电力先行。2019年8月底,中共一大纪念馆建设工程正式动工。而在7月底,上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承接的电力部分施工就紧锣密鼓地开工了。

施工分为临时用电工程和10千伏变配电工程两部分。其中临时用电工程涉及1台1250kVA箱式变压器安装接入调试,10千伏用户变配电工程包括2台1250kVA非晶合金变压器、高、低压开关设备、相应的电源系统、监控系统,包含了26套设备的安装调试。

为不影响进度,需要将常规40天的施工周期压缩到25天。重担在肩,唯有迎难而上。上海送变电党员攻坚队第一时间便进行现场勘查。经技术人员多方讨论后对临时电源点合理优化,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基础位置以及设备选型。

由于施工区域临近淮海中路商业圈,设备吊装难度大,翁旭峰带领团队,经过反复勘察现场情况后编制吊装专项方案,规划最佳的进场通道与最优的吊装方案,确保设备吊装万无一失,同时在吊装方案中综合考虑文明施工与噪声控制,尽可能把周边环境影响降到最低。8月20日凌晨过后,运输车辆开始进场,吊装作业准备进行,在翁旭峰指挥以及所有施工人员共同配合下,箱式变压器顺利就位。

翁旭峰告诉妻子,那时施工,因新天地附近车流量太大,所有吊装相关工作都必须在深夜进行。为了缩短工期,吊装后当日,我们紧接着完成了1250KVA临电箱式变压器完成所有安装与调试工作。

8月23日下午16:00点,中共一大纪念馆临时用电工程顺利送电。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上送党员攻坚队日夜奋战,23天就完成临时关电工程,为后续纪念馆建设工作正式开展留出更宽裕的工期。

小中见大求品质

随着场馆建设逐步实施,根据总体施工计划,馆内10千伏用户变配电工程也正式启动。2020年10月10日中午,高璐琦与队员正在中共一大纪念馆施工现场实地勘探吊装方案。由于施工区域临近淮海中路商业圈,道路管控十分严格,设备运输必须放在夜间。“党员攻坚队”详细分析电气设备结构特点,并结合现场每一个细节制定了详细的运输行径路线。

除了运输不便,党员攻坚队还面临着另一个难题。由于在建的中共一大纪念馆供电要求高、场地狭小、管线错综复杂,10千伏用户站位于地下夹层内,设备要通过户内吊装孔垂直进入夹层变配电室,局限性很大,常规的流动式起重机无法采用,可谓困难重重。经过党员攻坚队综合考虑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结合过往狭小空间吊装经验,最终选用两台10吨链条葫芦作为主要吊装机械,并合理优化作业方法、制定并完善了吊装安全技术措施。

10月17日晚10点,载有26套高、低压电气设备的车辆沿着黄陂南路入口在专人指引下缓缓驶入,现场灯火通明。

“设备准备起吊下放,吊物下方人员注意撤离!”听着现场负责人对讲机传来的喊声,伴随着链条葫芦咔咔声响,一台又一台设备缓缓进入地下,10月19日中午12点,现场人员经过两夜一日辛勤鏖战,所有吊装作业终于顺利完成。

12月23日,施工现场开展秋冬季大检查,次日系统调试工作完成。

面对复杂的施工环境、更高的供电要求,上海送变电党员攻坚队在施工现场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协调优势、管理优势,主动跨前,与业主部门、土建单位、机电单位、弱电单位等建设各方紧密协调,开展各项技术准备工作,提前把控工程动态,为工程顺利推进起到积极作用。

重任在肩守初心

在施工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2020年10月19日,是翁旭峰迎娶相恋多年女友的大喜日子,可是这一天也是变压器吊装进场的重要施工节点,作为项目负责人,他必须到场。两难之下,他对未婚妻如实相告。幸运的是,未婚妻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深知自己的爱人现在身上不仅仅是简单的施工工作。她当即告诉他:“你只管做好你的工作,其他的事情交给我。”

于是在当天施工现场出现了令人感动的一幕:场内的翁旭峰穿着红马甲、头戴安全帽,正在紧锣密鼓地指挥着吊装工作,场外的新娘身着白色婚纱,站在婚车外凝神静气等待着心爱的人。中午12点,吊装作业顺利完工,翁旭峰赶忙脱下工装,换上西装,完成了他从项目负责人到家庭负责人的转变。

今年1月15日,中共一大纪念馆顺利举行送电启动仪式。随着高压开关合上、配变充电运行,灯光全部亮起,一大新馆供电配套工程正式竣工。

(文字:崔伟峰 王雯懿 图片:虞逸尘)

作者:崔伟峰 王雯懿
选稿:华迎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去APP评论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否则,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未注明来源“东方网”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3、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5、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具体合作咨询电话:021-6085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