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探访华侨女英雄李林故乡:爱国精神薪火传
中国新闻网2021-06-30 11:24:00

中新网漳州6月30日电 (记者 张金川)“李林是全国唯一的一位华侨抗日女英雄,她是从漳州走出去的,她是漳州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福建省漳州市政协文史研究员陈忠杰如是说。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新网记者走进李林故乡,追寻这位华侨女英雄的足迹。

1915年,李林出生于福建漳州龙溪县城(今漳州市区大同路上)。4岁时,她随养母侨居印尼。1929年,她随养母回国,先后就读于厦门集美、浙江杭州、上海、北京等地。1936年,她受命奔赴山西抗日前线。在晋绥边区抗战中,她英勇杀敌,被贺龙称为“我们的女英雄”。

1940年4月26日,李林为掩护队伍突围,壮烈牺牲,时年25岁。在她牺牲后,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追悼大会,称她是“归国华侨的楷模,青年知识分子的典范,中国妇女的旗帜”。她还相继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李林的事迹不仅在她的故乡漳州,也在印尼以及她求学、战斗过的地方广为传颂。”陈忠杰对记者说,在侨居地寄人篱下的生活,深深刺痛了学生时代的李林的自尊心,让她萌生出朦胧、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产生了“振兴中华”的初心。

“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回国后,李林在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的历史条件下,逐步成长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最终以身殉国,实现“杀倭报国”的誓言。在陈忠杰看来,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李林精神最集中的体现。

近年来,李林的家乡兴起弘扬李林精神的热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陈忠杰一边介绍李林事迹,一边打开连环画《李林》、读本《华侨抗战女英雄李林》及《少年李林》等出版物,“这些文学作品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向英雄致敬。”

“尊崇英雄、敬仰英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李林爱国主义精神永远不会过时。”从事研究李林事迹10多年的陈忠杰表示,英雄已逝,我们沐浴在和平与幸福之中,需要讲好英雄的故事,用英雄的故事唤醒心中的激情,让李林的爱国主义精神薪火相传。

“从小就听家里人讲述我阿姨的故事,她是我们整个家族的骄傲。”李林的外甥周文盛告诉记者,李林在印尼度过童年、长成少女,14岁时回国就读厦门集美中学,深受校主陈嘉庚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濡染。

如今,周文盛时常向孩子讲述李林故事。他说,带着孩子回到那个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希望孩子能学习传承先辈的爱国主义精神。

漳州市委党校教师郭雅斌在她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讲座中,以“百年党史人物志: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为主题,从李林的求学、抗战、抉择三个层面探寻李林精神的形成过程,弘扬李林祖国至上、对党忠诚、舍身为民、敢于担当的精神。

谈及与李林的“结缘”,郭雅斌忘不了一年多前第一次听人讲到李林抗战经历、牺牲经过时的震撼与感动。她说,后来在上海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看到李林作为“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上了“缅怀墙”;翻阅资料,了解到李林弃学从戎直至壮烈牺牲的一生种种,无不令人动容。

“李林的故事丰满,李林的形象具体,李林的精神动人。”郭雅斌说,作为家乡人,有责任讲好讲实李林故事,传承弘扬李林精神。

漳州是著名侨乡。漳州市侨联主席林智勇认为,李林是广大侨胞的骄傲,她给广大侨胞树立了爱国爱乡的光辉榜样。(完)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去APP评论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否则,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未注明来源“东方网”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3、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5、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具体合作咨询电话:021-6085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