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病理诊断“人机对战”上演 “机器人”或成医生好助手

2021-06-19 12:05:30 作者:刘轶琳 来源:东方网 选稿:郑闻文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6月19日报道:“胃镜病理人工智能辅诊系统多中心诊断试验”专家评测会议日前在上海举行,二十余名医院病理医生对来自12家医院的1000余例胃镜病理切片展开现场测评。这也是国内首次上演的胃镜病理诊断“人机对战”。

现场,所有专家被随机分成三组,分别对不同的胃镜病理切片的AI识别结果进行评价。高清直观的扫描画面,一目了然的病变勾画区域,加快了专家们的评价效率。最终得出的结论也相当惊人。万达信息的“胃镜病理AI辅诊系统”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达到95.75%,60.6%、72.85%。现场专家表示,这意味着,AI辅诊系统已具备承担病理医生助手的能力。

我国是 “胃癌大国”,2020年胃癌新发病人数48万、死亡人数37万,在各癌症病种中均排第三。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患者胃部的具体情况,能够检查是否为胃癌早期,当胃部出现疾病的时候尽早的胃镜活检病理诊断能够有效地检查到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胃镜活检全国每年诊断量高达3800万例,以上海地区三甲医院为例,日诊断量普遍多达上百甚至几百例,诊断工作量极大,经验不足的病理医生很容易漏诊、误诊。

近年来,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给医疗健康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国内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字病理诊断领域的创新应用不断涌现,“AI+病理”的广阔前景已经得到普遍认可。6月4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发布了《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注册审查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也旨在进一步推动包括此类产品在内的人工智能应用真正全面进入临床市场。

据了解,本次测评的胃镜AI系统是研发团队基于超过3万张的真实临床切片数据、与肿瘤医院、华山医院、浦东医院、宁波病理诊断中心、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多个医院的病理专家团队共同研发完成的,已经历多次临床专家定期评价。目前国内行业里尚无同类产品成熟应用的先例。

上海医学会病理专科分会侯任主委、华山医院病理科主任唐峰在评测后表示,本次测评切片数量多、样本来源多,此类多中心诊断试验可以有效避免单一研究存在的局限性,评价结论较科学,从结论数据上看,该系统已初步具备临床价值,有助于提升病理医生工作效率,在临床病理诊断中发挥作用。

病理是诊断的金标准,是所有诊断的最后环节,直接关系到患者病情的诊断和治疗,所以临床上要求百分之百准确,不允许有任何漏诊和误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黄丹教授曾多次参与该胃镜病理AI系统研发过程中的临床评价。她说,虽然有些病理还需要在再处理和讨论,但不得不说AI辅诊系统可以大大提高病理医生的诊断效率,作为人工的辅助很不错。未来,如果系统可以拥有胃镜报告自动生成、多分类诊断等能力,就有望进一步提升临床价值,造福病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