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与巾帼大咖同频文化盛宴,上海市三八红旗手走进陈云纪念馆
东方网2021-05-31 16:37:53

东方网5月31日消息:在建党百年之际,由上海市妇联指导,上海市三八红旗手联谊会主办的“与巾帼大咖同频文化盛宴——守初心担使命”活动近日走进陈云纪念馆和青浦练塘东庄村,瞻仰前辈事迹,参观乡村发展,展现巾帼担当。

陈云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开创者和奠基人,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他身世坎坷,幼年父母双亡,由舅父抚养长大,青年时在商务印刷馆的工作经历,使他开始了革命生涯。并较早的接触到商品、经营及经济工作,展现出了经济才能,为陈云同志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奠定了重要基础。

陈云纪念馆中有一幅陈云同志亲笔书写的题词: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这是陈云同志毕生恪守的信条,即是遭遇到挫折锤炼,他也初心不改,1969年被“下放”至江西时,陈云随身携带了三大箱书,日夜苦读学习,思考有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问题;馆内珍藏着两辆红旗车,一辆是“红旗”牌轿车,是陈云公务出行所用,一辆是“红旗”牌自行车,是同在一单位工作的妻子于若木日常所用。陈云给家人制定了“三不准”家规,其中一条就是不准家人搭乘他的车,尽管上下班的路线相同,但夫妻二人各用各的车,公私分明,于若木戏称“自行车是我进出中南海的老坦克”。

如此高风亮节的品性还体现于陈云的日常生活中,一件用口罩缝补的裤子陪伴了他的晚年;临终前清醒之际,不忘嘱咐身边的工作人员帮他缴清最后一笔党费。陈云同志不忘初心、为国奉献一生,让在场的全体三八红旗手深受感动。

而作为“江南红色第一村”,东庄村与时俱进,担当乡村振兴的时代使命。三八红旗手们沿途参观村史馆、劝学亭、优禾谷种植基地、林下菌菇等地标,深入体验和感受东庄村“红配绿”乡村振兴之路。

东庄村的“红”源于红色文化。红色是东庄村的底色,这里有江南第一个农村党支部。

东庄村的“古”源于元代著名全能才女管道升,她出生于东庄村。她与丈夫赵孟頫用来招待名流雅士、文人墨客的家宴美食“道升砵肉”,通过多年的发掘传承,现成为东庄村的美食文化标志,管道升是东庄文化振兴最大的品牌和IP。

东庄村的“绿”在于它的振兴发展道路。东庄村依水而居,有优良的生态环境。作为万亩良田核心区域之一,“青浦三稻”——薄稻、鳖稻、杰稻,已成为东庄响当当的名片。东庄村引入的林下菌菇产业,在林间种植赤松茸、灵芝、黑木耳等,供应海底捞、小辉哥、豆捞坊等知名餐饮企业,逐渐形成大产业。

如今,东庄村华丽换装为传承红色文化,展现古色水乡风貌,融入绿色有机生活的“三色”村庄。充分挖掘文化资源,融合产业发展,打造“读史、品水、阅村、观田、赏林”主题节点,发展乡村文旅。与大国企衡山集团携手打造的“练塘三赏”精品民宿,正在迎接四面八方的游客。

活动结束之际,在场的三八红旗手们纷纷表示愿意将自己的资源和智慧与乡村振兴进行无缝对接。守初心、担使命不仅是当下的活动主题,更是三八红旗手们的行为准则。

选稿:单冉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去APP评论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否则,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未注明来源“东方网”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3、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5、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具体合作咨询电话:021-6085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