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前浪”“后浪”同台“打擂” 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收官
东方网2021-05-23 22:12:31

群舞《飞向同一片蓝天》

东方网记者包永婷5月23日报道:对口快板《龙女追星》、对口相声《说话不算》、浦东宣卷《报恩》、故事《闭门代购》、上海说唱《云端砺剑》…… 5月23日晚,2021年上海市群文新人新作在南北曲艺的轮番登场后落下帷幕。总共6天11场展评展演,172个作品角逐舞蹈、音乐、戏剧和曲艺四个门类的优秀新作奖。评委们认为,在越来越多学院派新人加入创作队伍的同时,群文特色应该成为新的关注点。

今年的参赛节目题材广泛,展现了不同时代历史长河中各个层面的“小人物”的大情怀。群舞《长河无声》用当代舞的语汇形式,回望历史长河、缅怀民族英雄;沪书《觉醒者》讲述国歌从上海传播到全国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群舞《小巷总理》反映了社区里一群为百姓排忧解难的基层党员“小巷总理”的平凡工作;小组唱《青春的歌》由一群在各个岗位的年轻人来演绎青年人饱含热血、坚定信念实现青春的理想;上海说唱《云端砺剑》讲述当代试飞员用生命保住数据完成13代人的技术突破……

小品《我记得你,你就活着》

群舞《小巷总理》

“我已从毛头小伙转眼成为中年大叔”,松江文化馆党支部书记、《装台》舞蹈编导之一顾风庆回忆自己和新人新作展评展演“纠缠”的20年,感慨不已。作为群文创作最重要的平台和机制,上海市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孕育了无数新人新作,见证了上海市舞台类群文创作的蓬勃发展。

群舞《装台》

20年来,顾风庆始终追求群文作品的“地气”,用上海的风情民俗作为舞蹈的背景,将人物和情感串起来,形成了富有独特个性的舞蹈作品。此次展评展演,他和徐汇区、浦东新区的编导、演员们合作的舞蹈《装台》,运用流行舞和现代舞的手法,将群文工作者平凡工作中泪水、欢乐和奋斗呈现给观众。群文工作者最常见的日常生活很少被搬上舞台,反而成为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的新颖题材。舞蹈评委、国家一级导演魏芙坦言,“看了很激动,我被带入了。”

从顾风庆、裘思凡、胡蕴琪到新人王靓彧、康洁丽、周何,越来越多的群文工作者活跃在创作舞台上。“这个平台激活了年轻人的激情,还有一些演员转向编导方向,创作队伍进一步扩大,他们从手法上都在不断寻找适合群文表现的手段。”魏芙关注上海群文创作多年,看到一个个年轻创作者登上展评展演的舞台,人才辈出,感到欣慰。在今年的舞蹈场,观众们可以看到《云·海情》的孙滢、《为你撑起一片蓝天》的王龙、《装台》的沈贵泽,他们既编舞又表演,形成新人新作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与舞蹈一样,音乐、戏剧和曲艺等门类同样呈现出“前浪”后浪”齐发力的创作热潮。王晓宁、俞志清、徐开麟、谈敬德等老一辈耳熟能详的群文创作者依然在耕耘路上,年轻一代如王媛慧、安川、薛晓、刘晓耕、周檬奇等已迅速跟上来。新生代中的作曲者孙彬彬、编剧杨迿几乎年年有佳作,曾分别以器乐重奏《和·鸣》、小品《亲!还在吗》斩获群星奖。

室内乐重奏《海豚》

上海的群文创作机制受到评委们一致称赞。从市、区、街镇三级群文创作机制层层对接,到推进文本讨论会;从第一批6个创作基地到第二批16个创作基地或创作活动示范点,围绕新人新作展评展演,积极发挥“群文创作孵化机制”,优秀群文新人和新作层出不穷。随着越来越多专业院校毕业的新生力量加入到群文创作队伍中来,创作水准逐年提高。

不过,评委们也认为,群文特色应该成为新的关注点。作曲家、中国群众文化学会音乐专业委员会主任、评委顾春雨表示,年轻的创作人员还需要不断学习,从什么角度去反映群众的生活和思想,还需要花很大的精力。很多观众不太了解群文作品的特点,作曲家、评委陆在易解释,“群文创作是为业余表演者创作,首先要适合业余表演者,适于传播;其次是在短小精悍、简单有力、情感真挚上下功夫。”

沪剧小戏《哭脸和笑脸》

“令人欣喜的是,不仅中青年群文创作者越来越多,来观看演出的中青年观众也在增加了,还带小朋友过来。”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吴鹏宏介绍。今年的展评展演活动在以往评委(95%)加观察团(5%)的评分机制上,首次增设观众评价环节。其中,根据身边故事改编的群舞《小巷总理》获得观众评价最多。主办方表示,今后还将持续推进和完善观众评价机制。

2021年也是四年一次新人奖再度开奖的时候,评委们在展评展演全部结束后,将继续讨论评选。

作者:包永婷
选稿:孙衍康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去APP评论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否则,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未注明来源“东方网”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3、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5、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具体合作咨询电话:021-6085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