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百余名专家齐聚临港新片区 探讨航运强国建设规律
东方网2021-05-22 20:29:06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5月22日报道:“航运强国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研讨会5月22日在上海海事大学举行。开幕式环节由上海海事大学党委书记宋宝儒主持。

本次理论研讨会旨在总结航运强国建设的历史规律、中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发展规律,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深入探讨航运强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联系和实践路径,激发投入航运强国建设的决心与力量,为新发展阶段加快航运创新发展、培育航运高质量发展新动力建言献策,共同谱写航运强国建设新篇章。

开幕式上举行了上海海事大学临港新片区研究院揭牌仪式。上海海事大学作为最早进驻临港的高校,努力发挥自身区位和航运、物流、海洋领域优势,助力临港新片区建设。研究院将在组织管理、科研协作等方面打破原有体制壁垒,协调组织校内外资源,加强不同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学校供给与社会需求更好匹配,重点聚焦整合创新要素与资源,加快科技成果的产出与转化;组织协调校内智库资源,为新片区和行业发展建言献策。

上海海事大学校长陆靖在欢迎辞中表示,学校始终坚持聚焦航运、物流、海洋等领域办学特色,充分发挥自身教学与科研优势,培养了17万余名优秀行业人才,为国家航运、港口、物流、自贸区建设等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知识服务,当前,学校正以上海市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契机,朝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水平海事大学”建设目标不断奋进。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炯认为,理论研讨要与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和国家重大战略紧密结合,突出航运强国战略和临港新片区发展,深化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刻认知和思考;理论研讨要与党史学习教育的紧密结合,通过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向海图强,建设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奋斗历程的深入探究,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理论研讨要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紧密结合,结合学校专业特色进行学科研究。

上海市交通委副主任董爱华表示,上海是一个港为城用、城以港兴的城市,“十四五”时期,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将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构建,以临港新片区改革深化为契机、以航运科技创新为引领,对标国际一流,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绿色智能发展水平,积极参与国际海事治理,进一步强化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枢纽门户功能,引领建设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

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党群工作部部长苗挺表示,当前,临港新片区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五个重要”指示精神,聚焦“五自由一便利”,全力打造特殊经济功能区和建设现代化新城。临港新片区将努力强化高质量发展的智力支撑,加强对航运业的发展支持,加强同优秀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搭建产学研用平台,推出多领域交叉合作项目,为国家战略和航运事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在主旨演讲环节,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国际海事组织海事亲善大使徐祖远,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党委书记、原院长邓纯东,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杨晓慧,中国海洋法学会会长高之国等与会嘉宾围绕航运强国建设与新发展格局,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人才培养,海洋污染全球治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作者:傅文婧
选稿:沈昊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去APP评论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否则,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未注明来源“东方网”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3、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5、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具体合作咨询电话:021-6085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