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人工智能教育未来工作站“百校千师”计划启动,3年培养1000名科创实践老师
东方网2021-05-22 20:25:59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5月22日报道:由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主办的“AI见未来—2021浦江教育论坛”日前在上海西岸智塔AI WINDOW举行。与会嘉宾围绕人工智能教育领域最新热点,聚焦新时代人工智能顶尖人才培养、人工智能教育交流平台建设、普及人工智能技术和教育理念等话题进行了研讨交流,并正式启动了“人工智能教育未来工作站”的“百校千师”计划。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汤晓鸥,上海市徐汇区区长钟晓咏,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毛丽娟,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毛军发,全国百所重点中学校长等共同出席本次活动。

林忠钦在致辞中表示,当今时代,人工智能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当前引领性、战略性技术和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此次上海交大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主办论坛,是一次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强强联手,希望实验室能够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与学习实践提供良好的平台,最终通过各方努力,为我国乃至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培养一批顶尖的科技创新人才。

毛军发发表主题讲演《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与挑战以及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和重要性,并对交大人工智能学科进行了简要介绍。汤晓鸥以《老师好》为题发表主题讲演,分析了国内人工智能企业的发展现状,国际知名企业的发展思路,多年来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就。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韩韬介绍了交大电院的办学成果,并重点讲解了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卓越人才试点班(含国智班)相关情况。国智班将集结上海交通大学及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优质资源,形成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导师队伍,实行学术科研导师、项目研发导师、企业实践导师三导师制;在现有课程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大师引领的作用;同时为学生科研实践提供领先的平台资源,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学术领袖及产业精英。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徐向东以“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为题作主题讲演,从背景和维度,现状和问题,思路和愿景三个方面进行了展开,分析了大中学衔接的现状,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郑州外国语学校校长王丽娟围绕“软实力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硬条件”作主题讲演,提出了郑外在学生创新素养方面的一些思考和实践,重点介绍了郑外的特色课程与培养成果。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科学技术发展部部长乔宇介绍了青少年人工智能未来工作站的目标,并对百校千师计划进行了解读。他表示,计划在3年之培养1000名能带领学生进行人工智能科创实践的老师,协助100所学校构建满足学生科创需求的实践基地。汤晓鸥、毛丽娟、丁奎岭共同点亮并发布人工智能未来工作站“百校千师”计划。

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国智班)班主任卢策吾教授、上海华师大二附中校长李志聪、东北师大附中校长邵志豪、石家庄二中校长赵洪、西安市铁一中学校长庆群开展“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培养”圆桌论坛。

作者:傅文婧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去APP评论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否则,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未注明来源“东方网”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3、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5、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具体合作咨询电话:021-6085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