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红色足迹|星火初燃的石库门里,为红色故事续写新注脚
东方网2021-05-17 10:42:12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5月17日报道: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一系列重要活动,都与上海息息相关。以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上海解放为限,上海现共存各类红色资源612处。近日记者跟随“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红色足迹”主题采访活动,走过上海烟火里弄,寻访百年前红色足迹,感知一个政党从星星之火到蓬勃兴旺的不懈探索。

回望百年征程,寻访红色足迹

兴业路76号,一定是今年最热门的红色地标。百年前的7月,13名平均年龄28岁的中共一大代表,在上海寻常巷陌的石库门内酝酿“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里见证了中国革命原点和红色历史开篇。

今年五一假期期间,中共一大纪念馆新馆拆除围挡,对一大广场进行试开放,马上迎来络绎不绝的参观游客,最高峰时一天接待上万余名游客。据中共一大纪念馆副研究员杨宇介绍,中共一大纪念馆新馆的陈列展厅建筑面积约3700平方米,将聚焦中共建党初期在上海的革命实践,展出超千余件展品。修缮一新的中共一大会址和中共一大纪念馆都将于今年“七一”前亮相。

从中共一大会址向西约800米,老渔阳里,中共发起组成立地。上海不仅是党的诞生地,与党诞生的许多准备工作也是在上海完成的。位于南昌路100弄2号的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是一幢有着百年历史的石库门住宅,中国共产党人就是在这里选择了走马克思主义道路,创世纪地铸就了中国革命的红色起点。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这里出版刊物,翻译马克思主义著作,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这里也是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诞生地,更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发起地。进门的客堂间,醒目位置挂了一块小黑板,写着“会客谈话以十五分钟为限”,仿佛陈独秀与一批批青年们谈天说地的场景就在眼前。

静安区公兴路与临山路交叉口,一条安静的小弄堂,叫“三曾里”。1923年7月至次年7月,三曾里成了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所在地,开会、办公均在此处,毛泽东、杨开慧住前厢房,蔡和森、向警予住隔壁。陈独秀开会晚了或有事不能回去就留宿在此,王荷波常来这里,团中央书记恽代英中央开会也来列席。

当时的“三曾里”门口墙上挂着“关捐行”牌子作为掩护,“关捐行”其实是填写英文单据报关的地方。为让参观者切身体验到当年共产党员工作的艰辛,“三大后”创新地使用“密室逃生”这一游戏方式为大家上情景党课。

故事以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共中央机关为背景,20个人左右的团队分成两个小组,一组在密室里,一组在密室外。密室需要对“暗号”,密室里,书架上、脸盆中……都藏有线索,密室外的人则要找到“暗号”“密码”,通过门缝和密室里的人传递情报,里应外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答题才能顺利打开密室大门。时间紧迫,参观者既能了解重大历史事件背后故事,又能在紧张气氛中感受隐蔽战线的不易。

黄浦区云南中路171号—173号,一个不起眼的门脸,谁能想到是新修葺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1928—1931年)”所在地。1927年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领导人陆续从武汉迁回上海。周恩来指派熊瑾玎在上海物色中央政治局办公场所,这处地点紧邻四马路,隔壁是天蟾舞台,楼下是生黎医院,往来人员众多,隐蔽性强,是中共中央在上海期间使用时间最长、到过领导人最多的机关所在地。

对外是“福兴布庄”,以经营湖南纱布作掩护,实则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在这里存在了三年之久。1928年4月至1931年4月,周恩来、邓小平、李维汉、瞿秋白等中央政治局成员都曾在这里工作,发出中央文件一百多份,指导全国革命的开展。 

据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李维汉回忆:那时,开会的同志从天蟾舞台西侧云南路的一个楼梯上去,就可以直到开会的房间。为还原这一场景,如今的旧址二楼也开了一扇门,一拉开就是人们从剧院走上楼的影像,颇为真实。

续写红色故事,百年风华看今朝

红色是上海的根脉,百川入海,星火燎原。一代代的传承,又将红色故事续写出新的注脚。

浦东展览馆内一张今昔对比图,任谁看了都得叹赏不已。这组画面确实有冲击力,黑白照定格于1995年烂泥渡路动迁前的模样,记录着渐行渐远的岁月;彩色照则代表着朝气蓬勃的今朝,波光粼粼的湖面与绿荫交相辉映,东方明珠亭亭玉立其间。烂泥渡路的这份“吐气扬眉”,恰是浦东开放风云变幻的缩影。

30年来,浦东开发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无数个第一。如今的浦东早已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鲜明标志。从中国第一个保税区到中国第一个自贸区,展示墙电子屏幕的正中央写着一句话,浦东正在不断创造第一,每一项都让自己离世界更近。

上海中心大厦22层陆家嘴金融城党建服务中心,是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综合党委建立的楼宇党建阵地。上海中心党委书记、上海中心楼事会楼长严明告诉记者,在31.78平方公里的陆家嘴金融城范围内,集聚了285幢商务楼宇,每一栋楼都是“垂直社区”,有着近1万名党员。

2020年4月起,陆家嘴金融城在上海中心等6幢重点楼宇试点推出“楼事会”制度,探索党建引领下的新型楼宇治理模式。通过选出“楼长”、推出“三张清单”、设立党群服务站、成立党群组织联盟。截至目前,“楼事会”共收集问题150多项,已对接139项,顺利解决50项,正在推进的近百项。

比如废弃灯管等电子垃圾的清运,按照上海市相关规定,这些垃圾无法通过餐厨清运垃圾车一并清运,且陆家嘴中心区是大中型货运车限行区域。于是“楼事会”人员联系了上海电子废弃物交投中心有限公司,随后又协调交警部门,及时解决了金茂、环球、上海中心等重点楼宇的电子废弃物清运难题。

楼宇党建的创新实践不断推动陆家嘴的高质量发展。去年,陆家嘴金融城经济总量突破5200亿元,税收亿元楼110幢,超60亿元楼4幢,其中两幢今年有望突破百亿元税收……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杨浦滨江,“工业锈带”不仅变身“生活秀带”,更成为一条红色精神纽带。

5.5公里的黄浦江岸线,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曾是机器轰鸣、装卸繁忙的国企集聚地;如今,这里是“跑友们”沿着红色跑道奔跑的健身场,是亲子周末散步的游乐园,也是一些在线新经济头部企业的集聚地。

上海电站辅机厂的一处百年建筑化身为杨浦滨江党群服务站“旗舰版”——电站辅机厂驿站。在这里,被保留下的工业遗存外形结构辅以三组颜色,寓意着百年传承,更昭示着人民城市建设过程中不断焕发出的新生机新活力。

二楼“滨江客厅”,虚拟现实(VR)骑行成了热门项目。骑上自行车,眼前大屏幕呈现的是经影像技术全景拍摄的滨江沿线红色资源,经过统筹整合,一堂生动的杨浦滨江“骑行党课”就此开启。住在这里几十年的许爷爷,在服务站开门后第一时间报名当志愿者,向游客讲述这里的变迁。

人民当家作主也是人民城市的应有之义。在长宁区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市民议事厅里常常热闹非凡。

虹桥街道党工委书记胡煜昂透露,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全过程民主”的重要体现,去年年底虹桥街道古北社区人民建议征集联系点挂牌成立,市民中心内设立了6个议事场景,聚焦立法意见征询、规划决策意见征询、人民意见征集、社区公共事务协商等4大板块。

前些天的民心工程(电梯加装)建议征集会上,来自街道、居民区、物业和加梯项目公司的代表,就集中讨论了电梯加装中如何做到低层居民与高层居民的利益平衡、电梯加装后长期维保方案选择等两大棘手难题。

截至今年3月底,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共完成55部法律超过1000条意见建议的征集上报,其中72条建议被全国人大采纳,人民民主所显现的制度优势充分转化成基层治理的高效能。

作者:熊芳雨
选稿:顾爽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去APP评论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否则,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未注明来源“东方网”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3、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5、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具体合作咨询电话:021-6085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