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新型高原两栖装甲救护车曝光:时速100公里,防弹还防核生化武器

2021-05-10 15:31:57 作者:曾炟 来源:东方网 选稿:顾爽

东方网·演兵场5月10日报道:日前,央视国防军事频道《军事纪实》栏目推出三集《日新月异话保障》系列节目。从官兵伙食到医疗卫生保障,再到驻训营房,全面展示了解放军强大的后勤保障战斗力。其中,就曝光了我军新型高原两栖装甲救护车。这款救护车集高机动性和高防护性能于一身,沟谷、湖泊、戈壁如履平地,不仅全方位防弹,还防核生化武器。

图片说明:列装高原部队的新型两栖装甲救护车 央视视频截图

节目介绍,因为高原地区气候多变,环境恶劣,再加上遍布着河谷、沟壑、戈壁,这里很多地方普通车辆都无法正常行驶。为解决高原地区官兵救治和转运的难题,不久前,由我军自主研制的一款新型两栖装甲救护车列装到了正在高原驻训的新疆军区某合成团。

图片说明:列装高原部队的新型两栖装甲救护车 央视视频截图

据介绍,这辆新型装甲救护车可以装载10名伤员,可以同时对8名伤员进行供氧,可以为2名伤员进行加压输液。车内配备野战输血箱,可以为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人及时提供用血。车上还配备有一台呼吸机,可以为伤员提供呼吸支持。还有一台主机,可以记录病人的病历以及急救过程。

图片说明:卫生员在伤员转运途中即可在车内进行手术 央视视频截图

新型装甲救护车体型庞大,但同样具有很好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它装备一台强劲的柴油发动机,采用八驱设计,在陆地上时速可以达到100公里,还能在水上行进。在高原戈壁、河谷、沟壑以及湖泊,仍能如履平地,平稳快速地通过。

图片说明:新型高原两栖装甲救护车展示优良的机动性能 央视视频截图

与此同时,它还是一款实战性极强的救护车。其车体外侧任何方位都可防7.62毫米穿甲弹近距离射击,同时阻挡炮弹飞溅的弹片。车轮配置8个全钢丝子午线安全防护轮胎,即便被12.7毫米子弹击穿后,仍能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行驶。车体的三防装置与密封结构构成超压式集体防护系统,可保护车内乘员和机件不受核、生物和化学武器的伤害。

图片说明:列装高原部队的新型两栖装甲救护车 央视视频截图

除了防护性能好,新型两栖装甲救护车还着力提升乘员的乘车舒适性。在车外和车内都装置了缓冲减震系统,还为乘员提供了扶手、安全带等,能有效避免行驶途中的颠簸,对伤员造成二次损伤。新型两栖装甲车的列装,可以直接为高原官兵的生命保驾护航,提升一线官兵的战斗保障能力。

图片说明:救护车内景 央视视频截图

其实,两栖装甲救护车在我军很早之前就有。2015年,由我军自主研制的新一代两栖装甲救护车经总部定型后,正式列装部队。不同的是,这款两栖装甲救护车采用履带式底盘,最多可运送8名伤员。车内也配备伤员急救所需的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等各类医疗器械、药品。双层担架床配合救护舱门,可在2分钟内实现全体伤员快速上下。

资料图:新一代两栖装甲救护车驰骋演兵场 来源:军报记者

根据《解放军报》的报道,新一代两栖装甲救护车按照实战要求设计,能在复杂天候和复杂地形条件下快速运送伤员;可在渡海登岛作战中,伴随作战部队遂行卫勤保障任务,以滩头或登陆舰为转运点,利用车载医疗器械下车开展紧急救治,并在后送途中进行生命支持和重症监护,使部队卫勤伴随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随着解放军后勤保障能力的不断提升,一大批信息化、高科技化后勤保障装备纷纷亮相。从全地形履带式卫生急救车到“山猫”全地形野战救护车,从新型单兵战救两用背心,到卫生员单兵外骨骼和无人机的投入后勤保障,我军的战场救护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资料图:全地形履带式卫生急救车 央视视频截图

全地形履带式卫生急救车不愧是高原作战保障的“急先锋”。作为运送、急救伤病员的新型机动急救平台,履带式设计使其能够通过山地、沙漠、泥泞、沼泽、冰雪地等复杂地形。可伴随任务部队,在各种特殊地形环境下,实现越野机动,完成大规模作战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

资料图:“山猫”4×4全地形野战救护车

“山猫”4×4全地形野战救护车是一款专门用来克服战场4公里救护盲区的特殊装备。它体量非常轻,脱困、越野能力非常强。可一键完成伤员托运上车,仅需一人即可完成伤员的运载和救护。极大地减少运送人员的数量及非战斗减员,提高伤员战时存活率。

资料图:战救两用背心变身担架 央视视频截图

战救两用背心是每名士兵最基本的防护用具。在卫勤救护的末端,它也成为了卫勤兵在救治伤员时不可或缺的一件法宝。它不仅是一个防弹背心,包含护颈、护胸、护背,还有两侧两肋的防护,以及前裆和臀部等部位的防护。其次,它有多种物资携行的能力,在背心的口袋可以携带一些必要急救、武器装备等物资。除此之外,它可以通过结构和构成品的改变,变成骨折固定夹板、临时软担架等来实现救护的功能。

资料图:穿上外骨骼的女医护兵背着140斤重的伤员飞跑 央视视频截图

卫生员单兵外骨骼是一种被动型的无源外骨骼,它可以通过机械的结构,把背负的重量转移到地面去,从而减轻使用者背负重量的体感,发挥减力作用。穿上外骨骼的卫生员在战场上,除了可以背更多的急救物资,还可以背伤员,从而提升了卫生员战场救护能力。

资料图:无人机运送医疗物资 央视视频截图

除此之外,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它也加入卫勤保障大军,被用于运送医疗物资等用途。如遇伤员大量失血,无人机可克服道路地形的复杂限制,快速将配型血液送达救护现场。同时可配合出动直升机,对伤员实施转运。

随着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装备的不断列装部队,对战时卫勤保障工作都有很大的提升作用。让伤病员减少到最低,让伤不致死的伤员不死,伤不致残的伤员不残。在提升战术区域伤员救护能力的同时,更是提升一线作战官兵的战场生存能力,对于整个部队的战斗力也是一种巨大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