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王牌阵容+经典大戏,锡剧《珍珠塔》在沪上演展现经典魅力
东方网2021-05-09 13:50:04

“《珍珠塔》,稀世珍,价值一座襄阳城”,昨晚, 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经典大戏《珍珠塔》在上海中国大戏院上演。经典剧目加上王牌阵容,让申城观众过足了戏瘾,大呼“值了”“不是第一次看,但总是看不够”。

看不够的《珍珠塔》,“太湖一枝梅”再次风靡沪上

昨晚的演出为江苏艺术基金2020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由第十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锡剧王子”周东亮领衔,锡剧名家员董云华、张金华,国家二级演员孙黎健等主演。锡剧表演细腻优雅、柔和抒情,开口即江南,《珍珠塔》则是在传统戏曲舞台上流传五百年常演不衰的经典故事,也是国内各大锡剧院团的必演剧目,尤为戏迷所喜爱,素有“赠不完的珍珠塔”之美誉,很多戏迷虽对故事如数家珍,但此次这出经典大戏再来沪上演出,还是吸引了大批戏迷早早就抢好戏票、再温经典。

锡剧又称“无锡滩簧”,是江苏主要地方剧种之一,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发源于太湖之滨的无锡,流传于苏南、苏北,以及浙江和上海的部分地区。锡剧长于抒情,极具江南水乡情趣和特色,被誉为“太湖一枝梅”。而昨晚上演的《珍珠塔》正是锡剧的代表剧目之一,数百年来,“珍珠塔”的故事在江浙一带流传甚广。河南方卿,家道中落,奉母命投亲借贷。因遭势利姑母羞辱,负气而归。表姐翠娥贤淑善良,敬佩方卿穷不失志的骨气,假托点心,暗将稀世之宝珍珠塔赠于方卿带回。风雪归途之中,方卿遭劫,险些丧命。三年后,方卿高中头名状元,巧扮江湖艺人,二次来到陈府,势利成性的姑母仍冷眼相待,方卿借唱道情予以讽喻。姑母为其情理所动,将失而复得的珍珠塔赠于方卿……

名剧名角儿名场面,高光“跌雪”再次赢得满堂彩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赠你一座珍珠塔”。《珍珠塔》全剧的情感主线一波三折让观众唏嘘不已,而“锡剧王子”周东亮和锡剧名家员董云华、张金华,国家二级演员孙黎健等领衔的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全明星阵容的倾情演绎也让戏迷一本满足。

《珍珠塔》是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的代表剧目,也是“锡剧王子”周东亮的经典代表作品。整场演出剧情紧凑跌宕,唱腔设计出彩,两个多小时的过程始终紧抓观众视线,听来柔和流畅、轻快悦耳,展现了江南水乡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

戏中多个名场面让观众过足戏瘾,尤其且歌且舞、且唱且做的“跌雪”一折更是为人称道,传统的戏曲身段融入现代化的舞蹈动作,唯美灵动。“跌雪”一折也素来被赞为教科书级别的演绎,成为多个剧种移植改编的经典。舞台上方卿大段高难度的翻滚跌扑和唱腔尤见功力,周东亮用自己精湛的唱功与表演,将穷苦书生独自在大雪中前行的孤独艰难与坚定,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全场最华彩的段落,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演出超过1600场,这座“珍珠塔”为啥仍熠熠生辉?

“终于看到了周东亮的《珍珠塔》! ”很多第一次看现场演出的上海观众表示惊喜“圆梦”,还有不少戏迷已经是二刷、三刷,但仍表示:“《珍珠塔》永远都看不够!”除了传统故事、经典唱腔,该剧通过戏剧的形式抨击了人性中的嫌贫爱富思想,揭示了“穷不失志,富不癫狂,和和睦睦更美好”的人生哲理,对当今社会也是一个生动映照。

有观众表示戏中“穷也好来富也好,志气二字不可少,穷不失志穷变富,富不颠狂再攀高”“贵也好来贱也好,自尊自重不可少,贱不低下不为贱,贵不骄人人称道”“亲也好来疏也好,善待他人最重要,锦上添花固然好,雪中送炭情更高”“有志者,事竟成,莫把侄儿太看轻”等唱词放在当下仍是“励志修和”的金句。 情节跌宕起伏,唱腔大开大合,风格亦庄亦谐,锡剧当家传统戏《珍珠塔》自创排以来,已经演出1600余场,曾荣获第十届文华新剧目奖、第七届中国戏剧节曹禺金奖等多项荣誉,广受戏迷喜爱。

对于这出锡剧舞台上最为常演不衰的经典剧目,周东亮回忆自己从1997年首次排演开始,《珍珠塔》是自己演出最多的戏,而且排演了很多个版本:无锡版、省锡版、简化版、经典版……“我对这部剧已经形成了惯性记忆,我的脑子里对它的存储简直就像电脑,今天演什么版本?拿起来就演,一点不会有差”。至于戏迷为什么如此钟爱这部剧,他笑称自己也是在不断的表演过程当中逐渐领悟,“这就是经典戏传承的价值和永恒的魅力所在,而且经过我们每一代戏曲人的努力和提炼,这些看家戏将会保留传承下去”。

作者:王永娟
选稿:顾爽
知识产权、免责声明以及媒体合作联系
去APP评论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声明】

除本司(指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另行声明外,本司网页及客户端产品(以下简称“本网”),包括但不限于东方新闻、翱翔、东方头条等,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标、图片、照片、音频、视频、图表、色彩组合、版面设计、商标、商号、域名等)的知识产权均属本司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东方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本司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方网、东方新闻、翱翔,以上均为本司享有权利之合法商标,未经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上述商标,或将上述商标用作网站、媒体名称等。

【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方网”或“东方新闻”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版权均属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未经本司书面授权均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传播。与我司签订有关协议或已经获得本司书面授权许可的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东方网”。否则,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凡本网未注明来源“东方网”或带有东方网LOGO、水印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本司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法律实体和个人使用,必须保留本司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全部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东方网”,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3、擅自使用东方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东方网名义发布信息,设立媒体账号等,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鉴于本网发布主体、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或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来函、来电与本司联系,或与本司授权的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方将及时处理。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洪波 唐亚静
地 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027-1036室
联系电话:010-65978917
邮 箱:wenzhuxie@126.com

5、本网所有声明以及其修改权、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司所有。

【媒体合作】

本司为尊重保护著作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互联网良性发展,本着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原则,诚邀各类媒体、网站、单位、个人与本网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具体合作咨询电话:021-6085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