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养”“食”“居”民心工程落地、“随申学”助力消除老年数字鸿沟…上海“老有所养”更接地气更贴民生

2021-05-06 22:12:54 来源:上海市民政局网站

今天,“2021年民生访谈”拉开帷幕,首期嘉宾上海市民政局局长朱勤皓走进直播间,就市民关心的养老、救助、未成年人保护、社区治理等话题一一作答。

养老服务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

今年3月20号,《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是一部扩大上海养老服务供给、促进上海养老服务发展、规范上海养老服务行业的“基本法”。

《条例》内容丰富:一是责任,明确了家庭、政府在养老方面都有哪些责任;二是供给,在养老的供给形式,供给内容,供给主体上都在法律意义上给予了明确;三是保障,保障什么,主要包括养老从业人员、医疗康养、智慧养老等涉及养老服务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要素;四是监管,监管什么,怎么监管,来确保上海养老服务健康发展。

围绕“养”“食”“居”,打造家门口的嵌入式养老服务

养老服务设施是提供养老服务的重要载体。面对超大型城市寸土寸金、老年人高度集聚的特点,上海在全国开创了“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并在“十三五”期间,将之作为上海养老服务的品牌深化发展。

以街镇为单位,重点建设集日托、全托、助餐、辅具推广、医养结合、养老顾问等功能于一体的“枢纽型”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目前全市已建成320家,并已在实现街镇全覆盖的基础上向片区延伸。同时,根据各街镇地域覆盖特点和老龄化程度,因地制宜设置各类专业化的功能性养老服务设施,为附近的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的助餐、托养、居家养老等服务。此外,各街镇还在居村委会设立家门口服务站点。由此,一个遍及街镇、居村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形成。为进一步织密、织牢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网络,各街镇积极推动以“15分钟养老服务圈”,即以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为核心枢纽,再配套若干个家门口的各类服务站点,形成一个社区养老服务的设施网络,从而做实专业照护、助餐服务、医养结合、健康促进、智能服务、家庭支持、养老顾问、精神文化等八类标准功能服务,打造出一个“养老服务联合体”,增强既有社区的持续照护能力,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在亲情的陪伴下原居安养。

围绕老年人的“养”“食”“居”,市民政局重点将开展以下几方面项目建设:

1.在“养”方面

今年将继续新增5000张养老床位,改造2000张老年认知障碍照护床位。此外,市民政局还将重点建设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今年计划再新增50家。

2.在“食”方面

今年将继续新建200个老年助餐点。其中,一方面重点发展社区长者食堂,未来要做到每个街镇都有供餐能力在每天150客以上的社区长者食堂;另一方面提升助餐服务能力,建设一批智慧长者食堂,鼓励采用便捷支付、感应餐盘、智慧点餐等技术,提升长者食堂供餐服务的多样性、便利性、安全性。

3.在“居”方面

今年将大力推广居家适老化改造,年内要完成5000户目标。

去年,市民政局在全市5个区6个街镇启动了适老化改造试点,试点采取市场化运作与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探索“政府补贴一点、企业让利一点、家庭自负一点”的资金分担机制,引导和支持包括困难、无子女、失能、高龄等特殊群体在内的全体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试点至今,已有6000余户家庭完成了改造。今年试点扩大,将覆盖到了全市16个区的51个街镇。

到“十四五”末,全市要建成500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助餐服务日供应能力达到25万客、为2.5万户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进行居住房屋的适度功能改造。

发展“康复辅具租赁”,提升生活幸福指数

2019年11月,作为全国四个试点地区之一,上海开展了康复辅具的社区租赁试点,首期设立了70个社区租赁点,今年,将实现社区租赁网点在全市200多个街道乡镇的全覆盖。同时,继续实施试点期间的租赁补贴政策,凡本市户籍的75周岁(含)以上老年人和60周岁以上低保、低收入老年人,租赁列入目录的产品,就可申请补贴,补贴金额为辅具租赁服务价格的50%,每人每年最多可补贴3000元。

2021年老博会更具特色

今年的中国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将在6月9日开幕,为期三天。与往届相比,今年老博会参展企业一线品牌多、国际展团多、智慧产品多,规模将达到历年最高。大家可以搜索上海市养老服务平台和微信公众号“养老福祉圈”了解更多展会信息。

“随申学”将覆盖100万人次老年人

市委、市政府把“开展100万人次长者智能技术运用提升行动”,列入了今年的政府实事项目,为此,民政部门经过前期调研,梳理归纳出了老年人常用的和亟需的智能手机应用的十个场景,包括就医、出行、亮码、扫码、聊天、缴费、购物、文娱、用机、安全等。

聚焦这些高频事项,市民政局开展了“长者数字生活‘随申学’”活动,活动依托全市数千家养老服务机构、上万家公益基地,设立大量的“随申学”服务点,同时积极引导相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力量,为老年人提供智能手机学习培训和帮办服务。年内,预计申城将有百万人次的老年人享受到这一帮助服务。

“智慧养老应用场景”精准落地

去年首批发布的“智慧养老应用场景需求清单”总计有12项,主要包括“安全防护、照护服务、健康服务、情感关爱”四类场景。

需求清单发布一年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已有不少科技企业研发提供了各具特色的解决方案,各区、各街镇也积极开展场景落地应用。

第一人民医院和松江区民政部门在养老机构进行“互联网医院+养老院”试点,医生可以为养老机构内的患病老人线下当面看病、线上“微治疗”“云会诊”,就是“医养结合+智慧养老”的很好实践。

此外,民政部门还计划以“城市数字化转型”为契机,推动养老服务更均衡、更精准、更充分,目前正在开展对老年人重点需求场景的调研和对精准数据的分析。初步考虑,在已有的应急呼叫“一键通“基础上,将之升级拓展为“为老服务一键通”场景,提供“一键挂号、一键打车、一键救援”等操作简易、直达需求的服务模式。


}